寒山诗版本系统源流考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6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寒山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自问世以来,经过宋、元、明、清时期,皆有传本,并早在宋、元时期就已流传到韩国、日本等。根据现存版本与历代书目来看,其数量众多。由于时间久远,《寒山诗》在流传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差异,而且,关于其版本系统及流传过程,至今尚不明晰。因此,需要对其版本系统进行考证、归纳、辩伪取真,以恢复其最初的面貌。 本报告对现存二十多种《寒山诗》版本的版本特点与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考证和归纳,探讨了历史上各版本之间的传承关系。研究中,利用了前人较少用到的目录、序跋及韩国的许多史料。采用的版本不限于中国本,还参考多种韩国本及日本本。通过考证和分析各版本的行款、刻工、避讳字、刊刻年月、藏印、书名、分卷、篇目、编排等,并通过详细统计分析收录诗文的次序,结合唐代以来各种史志目录、官藏目录、私人藏书目录以及参考名人序跋等,系统地研究了《寒山诗》在中国和国外的流变情况、版本流传及收藏经过,理清各版本之间的亲疏关系。 研究结果说明,现存寒山诗版本系统可分为二大类,即古印本系统与国清寺本系统。古印本系统包括北京图书馆藏宋刻本、宝佑本与朝鲜本系统三个分支:北京图书馆藏宋刻本下分化出汲古阁影宋钞本、全唐诗本、建德周氏影宋刊本、《四部丛刊》第二次印本等;宝佑本下分有日本正中本与慎独()本,宝佑本又继承了江东漕司本;朝鲜本下有朝鲜覆刻元本、断俗寺本、奉恩寺本、朝鲜刻本,皆与慈受和尚拟寒山诗合编,仅见于朝鲜本系统中,而在中国未见有传本流传。国清寺本系统以现存宫内()本为中心,之前有国清寺本与东皋寺本,其后又辗转衍生出十种不同的支系:朴景亮刻高丽覆宋本、元刊残本、明永乐丙申本、明永乐大典本、明嘉靖本、明朱世桩重刊本、明计谦亨本、明吴明春刻本、清中峰本、日本岛田翰本。这些系统下还分相应的传本。 国清寺本系统最早的版本淳熙十六年(1189),较古印本系统晚。古印本本身刊行时间在1189年以前,又据朝鲜本系统慈受和尚拟寒山诗,在1130年,因此,古印本系统更近于寒山诗早期版本。
其他文献
综观贾平凹的全部创作,小说无疑是最重要、最突出的部分.他早期的短、中篇小说创作,不仅人物形象美,心灵境界美,而且结构美、叙述美.他笔下各式各样的女性形象,眉目传情、美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开发区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是向着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城区进行发展与规划,并且由于其发展与传统的城区差别较大,所以在发展中面临着强烈的改革需求,在现阶段城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958年因"在当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而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然而众所周知,长篇小说《日瓦戈
该文通过对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现象和潮流进行简要回顾与梳理,并对部分代表性自传作出类化归纳与分析,考察现代自传所体现的审美价值与思想意义,如"艺术化"的自传写作,跨越小
当代美学出现了重大转型。以往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美学因其精英的、艺术的立场,与现实生活脱节,缺乏审美的实用价值。所以审美在当代开始走向了文化与生活。这为我们研究李渔的
本文以存在句“NP1+V有+NP2”为研究基础,以“V有”构式即动词性语素加“有”为研究对象,对该构式中的各构件的属性、“有”的语法身份以及“NP1+V有+NP2”的结构指派等问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