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是中国自1990年以来经济增速最低的年份,全球产业格局再调整和经济再平衡致使我国面临产业结构转型的巨大挑战。企业在关停并转的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新型的行业技术人才。为了适应这一需要,2014年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应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当。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中等职业教育走上了持续发展的快速轨道,教师队伍规模也在逐年扩大。近年来,虽然教师队伍建设在人员素质、职称结构和学历水平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教师的素质提升、结构优化以及管理升级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改进现有职业教育的质量,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部于2012年制定并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文件,要求中职学校以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理念和师德三个维度为依据,完善专业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职教师的绩效管理体制。本文基于上述背景,以探讨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公平性和可测性为目的,以A职业教育中心教师为对象,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展开研究。文中首先对绩效评价的起源、目标、作用,国内外教师绩效评价机制及指标,我国中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等作了较为细致的阐述。通过研究和分析,明确界定了教师绩效评价中涉及的术语和基本概念。其次,采用文献调研,深入分析了现有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及其存在的优势和缺点;随后,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了A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对现有绩效评价的意见和建议。最后,以A职业教育中心为例,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颁布的60条专业标准,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手段,对A职业教育中心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构。另外,本文以新构建的评价指标对部分教师的绩效进行了评价测试后,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满意度。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新的中职教师专业标准引入到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并全面地探讨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对绩效评价指标的影响以及中职教师对现有绩效评价体系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