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口腔正畸学虽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但在临床治疗上治疗方案的规划以及加载器械的制备,仍严重依靠正畸医师的个人经验,然而正畸医师无法对器械产生的正畸力性质进行预测,故需要频繁的复诊以及调整,这是一种“试错”的治疗方式,不仅会延长治疗时间与增加治疗成本,还会带来额外的副作用。迄今为止,对牙齿移动的调制及器械设计的研究,依旧不多且均对临床正畸治疗无高效的指导。因此,针对上述状况,本文将对正畸载荷的产生、是否合理以及加速牙齿移动进行研究。临床中测量托槽作用于牙齿的正畸载荷十分麻烦,且其无法知道弓丝的精确形态与正畸载荷之间的关系,对正畸医师在弯制弓丝时无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将建立弓丝与托槽的有限元简化模型,求解托槽作用于牙齿的正畸载荷,创建弓丝弯制参数及类型与正畸载荷的关系曲线库。在临床正畸治疗过程中,由于正畸医师无法预先了解牙齿在各个方向上合理正畸力的范围,导致其在弯制弓丝时,无法选取合适的弯制参数及类型,直接后果是需要对患者进行反复的调整。因此,本文将基于有限元方法,结合临床对牙根吸收的研究,以及牙周膜与牙齿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计算牙齿任意方向上合理正畸载荷范围的方法。当前临床正畸治疗存在着治疗周期过长,且往往治疗时间长,其副作用就越大,为此,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是十分必要的。施加附加周期振动载荷可加速牙齿移动,但其特征参数是否合理,尚未有人研究。因此,本文将基于有限元方法,结合临床对牙根吸收的研究,以及牙周膜与牙齿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求解其合理力幅及频率的方法。基于本文的口腔模型,以及当前相关临床数据,可初步得到牙齿在三个基本方向上的合理正畸力范围:近中向0.80~1.30 N、舌向0.90~1.40 N与压入向0.35~0.50 N。当在舌向、近中向与压入向上的基础正畸力为1.25 N、1.25 N与0.50 N时,对应方向上的合理周期振动载荷为0.46 N+1369.5 Hz、0.35 N+1543Hz与0.41 N+1936 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