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唐代典礼赋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角度对典礼赋寻根溯源并探讨其兴盛于唐代的原因。从共时角度阐释各类典礼赋及其思想内涵。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典礼赋的源头。先秦时期屈原的《九歌》与荀子的《礼》赋为典礼赋之滥觞,此时典礼赋题材主要描绘以自然神为对象的祭祀活动。汉典礼赋则将写作集中到时下盛行的帝王游猎,以大赋的形式高唱赞歌,颂扬汉帝国的大一统,典礼只是其歌功颂德的点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进入了自觉时代,典礼赋的创作也摆脱了配角地位跃居主角。唐典礼赋在此基础上达到鼎峰,创作数量以及创作题材都远远超过此前。第二部分:论述唐典礼赋兴盛的原因。唐统治者极其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积极组织各项典礼活动来促进典礼赋的发展。此外,唐科举考试的命题多出自《礼记》《周礼》《仪礼》等典礼之书,直接推动典礼赋的繁荣。强大的经济也为各种典礼的举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浩大的典礼仪式为赋家创作带来了灵感。第三部分:按对象的不同将典礼赋分为九类。即祀天地赋、宗庙赋、明堂赋、藉田赋、朝会赋、农事祭祀赋、释奠赋、祭用赋、乡饮赋。阐释相关的典礼并以具有代表性的赋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挖掘唐典礼赋的思想文化内涵。首先,颂扬帝国的声威与国家的大一统。其次,凸显儒家礼乐文化的精神。最后,显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