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北地处边陲,历史悠久,人口稀少,物产丰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清统治者坚持全面封禁,因此西方人虽然对这片神秘富饶的土地心驰神往但不得不望洋兴叹。1861年牛庄开埠,东北全境渐次开放,西方人纷至沓来。在1861—1904年近半个世纪的时段内,以身份各异的英国考察者为代表的西方人在中国东北进行了一系列探险、考察活动,留下了珍贵的原始考察记录。他们的考察结果更新了东西方关于中国东北的记载,记录了东北的历史发展,还原了东北的历史面貌,见证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是研究东北史及晚清史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语言的限制和障碍,国内学术界几乎无人利用这些史料对近代西方人在中国东北考察活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在这些尘封的史料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并将其翻译、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的研究了近代西方探险家在中国东北的考察动机、考察路线及考查内容,并对其考察的成果和意义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以此力求再现中国东北的历史原貌,真实的反映东北历史发展的问题,促使今人以史为鉴,并为东北史地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新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