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功能材料,这类合金除了具有传统的形状记忆效应外,由于发生马氏体相变的同时伴随着磁性转变,因而具有多功能特性,如大磁致应变、巨磁热、磁阻等物理效应。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条件决定了合金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深入系统地研究这种合金制备工艺与微观结构,有助于理解相关物理机制,为材料的实用化奠定基础。本文采用非自耗电弧炉制备了 Ni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功能材料,这类合金除了具有传统的形状记忆效应外,由于发生马氏体相变的同时伴随着磁性转变,因而具有多功能特性,如大磁致应变、巨磁热、磁阻等物理效应。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条件决定了合金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深入系统地研究这种合金制备工艺与微观结构,有助于理解相关物理机制,为材料的实用化奠定基础。本文采用非自耗电弧炉制备了 Ni50-xMn41Sn9Cox(x=0,2,5,7)、Ni48Mn39.5Sn12.5-xAlx(x=0.5,3)和Ni53-xFe17+xGa27Co3(x=0,1)三组合金,利用金相显微镜(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高分辨电镜,研究三种合金系列的马氏体相变和微观结构,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对于Nis0-xMn41Sn9Cox合金,所有铸态样品均呈树枝状组织。合金凝固经历L→D03+L21的两相凝固过程:D03奥氏体相优先凝固为树枝晶,继续冷却后D03树枝晶与残液发生包晶反应,形成L21奥氏体相。由于大部分L21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转变为马氏体相,所以室温下除铸态Ni43Mn41Sn9Co7样品中沿晶界析出少量γ相,形成D03、L21(少量)、马氏体和γ相四相共存组织外,其余合金均为D03、L21(少量)和马氏体三相组织。经过950℃均匀化退火4小时后,大部分D03相转变为L21相,室温下合金为马氏体与残余D03奥氏体组成的两相组织,其中低Co合金中非调制NM马氏体和4O马氏体共存。随着Co含量的增加,4O马氏体逐渐转变为NM马氏体。所有合金马氏体相变温度均在室温以上,且随着Co元素含量增加,马氏体相变温度逐渐降低。对于Ni48Mn39.5Sn12.5-xAlx(x=0.5,3)合金,铸态仍为树枝状组织,主要由D03、少量L21奥氏体和马氏体组成,没有γ相析出。热处理后为少量D03奥氏体相和4O马氏体相混存。随着Al元素含量增加,样品的马氏体板条变粗,马氏体相变温度下降,马氏体相变的热滞减小。对Ni53-xFe17+xGa27Co3(x=0,1)两种成分合金,Ni53Fe17Ga27Co3吸铸样品的室温组织主要为NM非调制马氏体,其中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经过热处理后炉冷样品中部分非调制马氏体会转变为14M调制马氏体。样品中有γ相析出,多数γ相沿着晶界析出并覆盖整个晶界,少数γ相在晶粒内析出,尺度较小且呈长条状。在γ相颗粒的边缘出现一薄层的γ’相,外面被奥氏体区包围,表明热处理后样品中奥氏体明显增多。Ni52Fe18Ga27Co3吸铸样品室温组织以NM非调制马氏体为主,其中存在少量奥氏体、14M调制马氏体和残余树枝状γ相。样品经热处理炉冷后室温下由奥氏体和γ相组成,γ相主要在晶界析出。热处理后Ni53Fe17Ga27Co3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升高,而Ni52Fei8Ga27Co3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降低,这一差异的出现取决于奥氏体原子有序度与因γ相析出导致成分变化的共同作用。
其他文献
本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675258)资助下,针对三线性平行因子在机械故障盲源分离中存在的不足,将四线性分解引入到机械多故障盲源分离中,提出了基于四线性平行因子的机械故障源盲分离方法,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1.随着PARAFAC理论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将三线性向更高维扩展以便于处理更高维度的数据是目前平行因子研究的热点。四线性PARAFAC是高维平行因子研究的代表。但是目前对四线性缺
母犬早期妊娠是指在胚胎着床后的16~30天。早期妊娠的标志性变化为卵巢内黄体的生成、子宫内孕囊的出现和胎儿心跳的监测。本实验的目的为研究母犬器官卵巢、子宫与内分泌在早期妊娠阶段中的变化,以找到适用于临床的,能够提前确诊妊娠的方法。本实验使用超声收集两只受孕母犬(交配两次)在早期妊娠中卵巢、子宫的影像及数据资料。并且追踪监测母犬血液中孕酮(progesterone,PROG)、雌二醇(estradi
DC-DC变换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电子设备,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工业仪表、军事等各行业领域,同时也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由于DCDC变换器通常处于实际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易受到负载参数变化、内部电路参数时变以及输入电源电压波动等因素影响,致使系统输出不能满足较高性能需求。控制策略是实现DC-DC变换器获得最优性能输出的一个重要关键。因此,研究探寻动、静态性能好及抗干扰能力强的DC-DC
1、目的(1)观察针灸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量表前后评分,探讨针灸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治疗难治性面瘫提供简捷、有效方案。(2)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通过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大脑双侧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
低压真空渗碳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节能的先进热处理技术,以其无内氧化、可盲孔渗碳、渗层均匀性好等优势,成为当前热处理行业重点推广的技术。国际上,低压真空渗碳经过三十多年的工艺创新和技术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国内相关工艺和装备的研究相对滞后,低压真空渗碳成套热处理工艺的相关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围绕各类钢种的低压真空渗碳基础研究较少,缺乏对工艺过程涉及的材料表面碳通量及扩散系数等参数
结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常态。采用压制成型的秸秆板材内嵌至具有混凝土框格形式的墙体中,形成装配式复合墙体构件应用于村镇住宅建设,以达到环保节能和承重的双重效果。生态复合墙体由钢筋混凝土肋格和外部约束框架构成,将秸秆板材嵌入肋格中。以往学者就内嵌至肋格的材料对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研究鲜有研究,只着重研究抗震性能,这类材料主要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再生轻骨料砌块等,且就单一秸秆板材内嵌至该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多个省市地区连续出现多次大范围雾霾天气。严重的空气污染,它直接、间接地导致了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穿透力强、负载的污染物多,因此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越来越多的毒理学研究表明,PM2.5能够诱导细胞毒性作用的发生,如氧化应激、DNA损伤,炎症反应。
基于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与保护对象识别的区域保护优先区结合,优化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是实现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最佳有效途径。贵州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之一,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高度关注。尽管全省已建成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多个自然公园为重要支撑的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贵州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加上喀斯特地貌
强制阐释成为阐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与讨论焦点在于阐释对象界定的模糊,阐释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造成阐释方式的偏离,这种偏离在某些方面既超出了阐释学基本理论的规范,同时更背离了阐释理论的应用方式和实现途径。张江《再论强制阐释》对强制阐释问题的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批判,既剖析了强制阐释背离阐释学传统中的理论表征是为强制阐释在理论上的“缺席”,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强制阐释的理论“在场”的一面。强制阐释的理论“缺席
傩文化作为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傩面具保存不当,大多数傩面具都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甚至消失,只有部分傩面图片或者单幅傩面图片遗留下来。利用傩面图像得到其相应的3D傩面形状对于傩文化的保护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多个领域中展现出自身的发展潜力,并且成功将深度神经网络逐步应用于单幅图像的3D建构中。本文选取毛南族的傩面进行相关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