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晚白垩世-中新世构造演化 ——Raiang-Crocker群沉积记录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2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东亚大陆东南缘最大的边缘海,南海的形成与古南海/古太平洋洋壳的俯冲消亡密切相关。然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何时结束、古南海板块俯冲何时开始等一系列问题至今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婆罗洲位于南海南部,由多个微陆块(西婆罗洲、西南婆罗洲、东爪哇-西苏拉威西及北西苏拉威西-东沙巴)于晚白垩世拼合而成。婆罗洲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西南端以及大部分古南海洋壳俯冲的位置,记录了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西南端的俯冲消亡以及新生代古南海形成-消亡过程。婆罗洲发育巨厚的晚白垩世-中新世沉积地层,是世界上最大的古深水沉积扇之一,为研究婆罗洲构造演化以及古太平洋/古南海洋壳俯冲消亡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婆罗洲晚白垩世-中新世沉积地层具有厚度大、变形程度高等特点,其物质来源以及构造背景至今尚不明确,极大地影响了婆罗洲构造重建及对古南海/古太平洋洋壳俯冲过程的深入认识。本文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碎屑锆石形态学及年代学方法,结合婆罗洲晚白垩世-晚始新世地层沉积量及Schwaner山、马来半岛剥蚀量计算,尝试对婆罗洲晚白垩世-晚始新世Rajang沉积物物源进行示踪。此外,通过婆罗洲晚白垩世-中新世沉积地层碎屑锆石年代数据以及地球化学数据对比,重建婆罗洲晚白垩世-中新世古地理格局,探讨婆罗洲晚白垩世-中新世构造演化以及古南海/古太平洋洋壳的俯冲消亡过程。婆罗洲晚白垩世-晚始新世地层厚度达上万米,经去压实矫正后得到晚白垩世-晚始新世Rajang群沉积量约为12.15-35.46×105km3。通过搜集巽他大陆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计算Schwaner山和马来半岛剥蚀速率,结果显示晚白垩世-晚始新世剥蚀量约为11.5-18.8×105 km3,其中晚白垩世-早古新世的剥蚀量约为3.7-6.7×105 km3,早古新世-始新世晚期的剥蚀量约为6.8-12.1×105 km3。考虑到Schwaner山、马来半岛晚白垩世-晚始新世不仅为Rajang群提供沉积物,还为其它地区提供物质(如马来盆地),同时婆罗洲Rajang群在晚始新世之后隆升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我们认为Schwaner山和马来半岛的剥蚀量远远小于Rajang群的沉积量,不足以为婆罗洲提供如此巨量的沉积物,且在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时期尤其明显。晚白垩世-渐新世Rajang群和Tatau组的碎屑组成、Sr、Nd同位素及碎屑锆石年龄谱呈现两次较为明显的变化。Rajang群晚白垩世-古新世早期沉积地层具有较高的Nd同位素值和较低的Sr同位素值,微量元素比值指示地层中含有更多的中-基性物质。地层中晚白垩世(70 Ma,110-130 Ma)碎屑锆石为主要年龄峰值,含少量二叠纪-三叠纪碎屑锆石。构造判别图显示,晚白垩世-古新世早期地层沉积于大陆岛弧环境。古新世-中/晚始新世,沉积地层Nd同位素值逐渐降低,Sr同位素值逐渐升高,指示古老大陆地壳供给增大。地层中二叠纪-三叠纪碎屑锆石含量增加,甚至在早始新世-中始新世沉积地层中占据主要地位。古新世-中/晚始新世地层沉积背景由大陆岛弧转变为主动大陆边缘。晚始新世后,以Rajang不整合为界,其上覆渐新世的Tatau组表现为轻、重矿物磨圆度好、锆石表面粗糙、石英出现加大边等特征。Sr、Nd以及主微量元素值都较为稳定,地层中碎屑锆石以白垩纪年龄为主要峰值,沉积环境由深海转变为陆相,构造背景转变为被动大陆边缘。通过碎屑锆石年龄以及Sr、Nd同位素值与可能源区的对比,我们认为婆罗洲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沉积物主要由分布于巽他陆架的晚中生代岩浆岩带供给,早古新世后由于岩浆岩带的裂解和印支地块的抬升,马来半岛在婆罗洲沉积物的输入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晚始新世后,婆罗洲中部抬升,Rajang群隆升剥蚀为渐新世Tatau组提供物质。为了重建婆罗洲白垩纪-中新世古地理格局,探讨古太平洋板块西南端的俯冲以及古南海的形成-消亡过程,本文对婆罗洲白垩纪-中新世沉积地层碎屑锆石年龄以及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结果显示婆罗洲晚白垩世-中新世沉积地层中Nd同位素值、碎屑锆石年龄组成及主微量元素反映的构造背景均呈现自西南向东北的穿时性变化。在时间上,主要与三条区域性不整合(Pedawan不整合、Rajang不整合、中中新世不整合)对应。在空间上则主要由两条区域构造线(卢帕尔线、西巴兰姆线)控制。婆罗洲晚白垩世-中新世Rajang-Crocker群沉积来源及构造演化的穿时性变化对应于古太平洋残余海盆剪刀式闭合过程。曾母地块与婆罗洲的斜向碰撞最先发生在婆罗洲西部的古晋带,碰撞发生于晚白垩世,造成婆罗洲逆时针旋转以及古晋带的抬升。而卢帕尔线以东,古南海/古太平洋洋壳沿西布带俯冲,且俯冲至少持续到早古新世。古晋带与西布带俯冲时间的差异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有关。婆罗洲的逆时针旋转及沿卢帕尔线的走滑使Rajang群与Kuching超级群叠置。随着婆罗洲的旋转挤压,沙捞越地区沉积环境在中/晚始新世由深海最终完全转变成陆相,标志西布带抬升。同时西巴兰姆线以东的米里带和沙巴地区仍然为深海环境,古南海洋壳向南持续俯冲,直至中中新世南沙地块与沙巴的碰撞结束。
其他文献
文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各分项收入对总体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基于GE指数分解,选用MLD指数测算出1985—2018年我国城乡区间、城镇区内和农村区内收入差距对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度。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持续下降;而财产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大隐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解释了我国居民总体
《愚人学校》是侨民作家萨沙·索科洛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之作。作为俄罗斯现代主义文学中最难理解的小说之一,《愚人学校》受到的褒贬不一。总体上看,文学界对这部小说的褒大于贬。它受到许多著名作家包括"当代小说之王"纳博科夫的高度推崇。然而文学界对这本书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本文拟从书中体现的陌生化现象对这本书进行解读。
医院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如何保障转型成功落地已成为当前医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介绍了医院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探讨了医院数字化转型数据、数智应用、数据人才、智能设备和工具、数据中台、数据运营经验6个关键要素以及转型方法步骤和推进路径,以期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医院和数字健康良性发展。
办好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当代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功能与贡献,是当今世界各国实现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必由之路。为此,我国确立了“立德树人”的理念与要求,强调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重在培育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守正创新,担当使命。这就促使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怎样发挥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育人功能。在这方面,“哲学概论”课程教学团队注重发掘哲学学科的思政育人元素,深入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确立了一
受互联网发展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触并认可电子商务,电商平台也在不断地完善与扩张。后疫情时代催生的社区新零售为代表的新型零售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伴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发展,现有社区电商及物流应急响应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及短板,为进一步解决物资供应不全与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升社区电商及物流应急响应效率,构建起“全渠道四方联动”和“一站式、网格化”应急响应模式,进而从整
<正>目的体外反搏作为一种无创的辅助循环医疗装备,其治疗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对于缺血性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的意义。然而,不同反搏治疗模式引起的血流重分布状况尚不清楚。目前临床针对不同适应症都采用相同的反搏模式,缺乏区别性的反搏治疗策略。方法建立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针对体外反搏最主要的4种适应症: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肾病以及糖足,将模型在心、脑、肾以及下肢处进行细化。在模型中施加不同
期刊
淮南洞山-老龙眼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舜耕山推覆体前缘,地质构造发育,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模式,通过对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不仅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矿井瓦斯突出及水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野外踏勘、构造统计、马尔科夫链以及构造模拟等方法从地质剖面特征、宏观构造特征、节理特征等方面对演化期次以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舜耕山断层是区域内主
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工作,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要根据高中语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增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本文主要围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和基本原则进行分析,探讨了多媒体辅助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需要积极谋划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源动力在于人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观驱动力为切入点,可知生态产品需求类型主要有物质性需求类型、精神性需求类型、发展性需求类型等,每种需求类型又可分解为若干具体需求,综合其共性可谓有利于生态产品的“生态、社会、经济”三维价值的实现。欲求每种具体需求得以顺利满足,就应根据每种具体需求的特点在总结常
在当今城市地铁轨道交通工程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机、物的定位应用在轨道交通车站区间隧道中显得尤为必要,特别在“轨行区”交叉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宽带(UWB)无线定位技术的施工管理系统,可实时掌握人、机、物的行动轨迹,提高“轨行区”危险区域交叉施工的安全性,避免事故的发生,还可以为应急抢险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如今,深圳、西安等城市的轨道交通施工管理中已经示范试点采用了UWB无线定位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