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浪屿馅饼是厦门的传统糕点,是漂泊在异乡的厦门人对故乡的记忆,尤其对于祖籍在闽南的华侨,鼓浪屿馅饼不仅是一种食品,而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乡愁。但目前市面上出现的馅饼包装,包装的图形、文字、色彩、结构、材料等方面都有待于提升,整体设计没能很好地体现闽南文化。对于很多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地方食品,几乎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如何能够提升食品包装的物质与精神功能,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文中通过对鼓浪屿馅饼包装的生成和变迁研究得出结论,近年来,基于社会倡导合理利用资源、适度包装的前提下,闽南的馅饼包装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不少时尚、小清新的包装设计,不过大的方向还是传统元素占主导,喜庆性,礼品功能突出,除了矩形、还有菱形与椭圆形等形状;而所用的材料,主要为纸盒,占有率为百分之六十五以上,铁盒约占百分之二十,塑料仅占有百分之十五。馅饼市场出现品牌更加集中、包装逐步回归简朴的状况。规范,特色包装成为主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新媒体推广。通过厦门鼓浪屿馅饼包装设计与闽南文化存在的关系研究中得出,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着鼓浪屿馅饼的包装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包装的更迭始终离不开闽南文化在其中的体现,闽南文化与包装的融合度越高,越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今的馅饼包装已经引入了海洋文化,通过传统图案和民间艺术来影响展现内涵和影响着包装设计。在照顾到闽南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鼓浪屿馅饼在设计时只有契合了商品的品质和内涵,以特色的文化为底蕴,不断的创新体现时代特色,才能树立品牌独特的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诱发消费者购买,促进产品销售。在论文的最后,根据研究过程中对鼓浪屿馅饼文化以及食品包装设计新的认识,设计了一套鼓浪屿馅饼的品牌识别方案,通过运用鼓浪屿八卦楼图形、碧波海浪联想、暖黄颜色组合搭配、设计周边开发等创新方式,寻找属于鼓浪屿馅饼包装的独特视角,拓展新的包装设计方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从而研发出适合闽南地区的包装设计系统,让鼓浪屿馅饼包装设计系统不断的进行完善,进而加强闽南同外界的沟通,推动闽南经济与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