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现代旅游形式,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之后,更加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跨区域旅游合作已然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旅游合作是各地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应对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必然选择。开发山地旅游资源,既是游客需求升级的客观要求,又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而加强区域山地旅游合作,联合拓展山地旅游市场,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速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基于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下来研究山地旅游的竞合模式,以期找到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山地旅游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构建了山地旅游竞合理论体系,重点阐述了全文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理论在山地旅游中的应用,主要涉及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博弈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旅游系统理论,并探讨了实施山地旅游竞合的宏观、微观动力机制等。第三部分在旅游者行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四川山地旅游发展的各因素,以提升四川山地旅游整体竞争力。第四部分为中法山地中心的概况及竞合动力分析,第五部分是中法山地中心的竞合模式及对策研究。在调查结果及前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中法山地中心“一带”、“两核”、“五组团”的竞合模式,并提出实施旅游目的地品牌战略、差异化战略,共建山地旅游联动走廊、制定共同的山地旅游专项人才培养计划、社区参与等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