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干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sgn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为达到长远的预期目标,主动克制冲动,调控自我的行为和情绪的能力。它能够显著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和生活表现,但同时也能够通过教育和训练得到提升。人类个体的自我控制并非与生俱来。自我控制是个体在随着自身生理条件不断成熟的情况下,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克服本能的冲动,从而逐渐学会进行自我控制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自我控制与个体后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状况,甚至是成年后家庭关系与事业成就密切相关。那些早期表现出较强自我控制的个体,在后期学业和职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也较高,然而那些自我控制较低的个体,则在学业、职业和生活方面均表现不佳,相对来说更容易罹患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甚至有更多的犯罪记录。学前期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厘清儿童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适当的教育方法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是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关心的问题,这对个体和社会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来分析学前阶段儿童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在厘清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了儿童自我控制的干预培养研究。在研究一中,选取了江苏省南京市5所幼儿园的全体中班学前儿童及他们的父母和班主任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家庭、个体与教师等因素对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影响。在研究二中,随机选取了两所幼儿园的中班儿童进行了干预训练,在两所幼儿园中分别设置了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个实验组分别进行注意集中训练和行为控制训练,而控制组进行正常教学活动。通过对儿童自我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干预效果的评估,本研究发现:(1)家庭中父母的鼓励和温暖行为能够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而拒绝惩罚、控制保护则对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不利。(2)父母对儿童行为的监管程度越高,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越高。(3)在亲子关系中,亲密的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对儿童的自我控制有利,而冲突的亲子关系则对自我控制发展不利。(4)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儿童的自我控制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冲突的师生关系则不利于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5)注意力聚焦能力较强的儿童,其自我控制的水平相对较高。(6)通过两个月时间的干预训练,对儿童进行规则转换等认知行为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同样,通过注意力集中和转移训练,也可以明显地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
其他文献
<正>教师讲解、学生训练是习题课的常见模式,这种模式无疑有利于知识的应用和巩固,但往往也伴随着学生机械模仿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数学中的概
大风堂画苑由张善子、张大千昆仲开创,声誉鹊起于20世纪20年代,影响了中国现当代美术进程。特别是张大千,其生活、情感、艺术世界瑰丽多姿,编织了“大千学”经纬。本文通过对
任务型英语教学方法是指给学生布置一个英语任务,让学生自主地将任务完成。这种方法对于中职英语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将之前中职英语的"低效耗时"局面改变,提高中职学
<正>文[1]给出了反比例函数一个"极其瑰丽"的几何性质,并提供了三种"妙不可言"的证法.笔者在研读文[1]时,发现了该性质的一种较为简洁的证法,现撰文如下,供读者参考.性质:任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在食管癌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07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采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2例,常规治
<正> 学生已在第六册《大海的歌》、《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初步接触过有关大海的知识,第七册第六课又安排了《海底世界》一文,详细
目的:考察中药复方(何首乌、罗布麻、丹参)联合水解酪蛋白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SD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前随机分
<正> 罗杰斯(Carl Ramson Rogers)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新兴学派的情况和理论观点,国内已有过一些介绍和评述。本文目的是概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逐渐从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西方学者慢慢意识到翻译行为的文化性,开始关注译者的主体性及影响翻译的一些非语言因素,于是从新的视角提出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