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存留养亲制度及其当代借鉴——以法律文化和法社会学为视角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i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留养亲制度,亦称“留养承祀”制度,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种刑罚执行制度,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文章通过对存留养亲制度的深入考察,全面展示了存留养亲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对存留养亲制度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研究,分析了存留养亲制度的历史价值及其当代借鉴意义,并且为存留养亲的当代借鉴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制度设计。全文共六个部分:  导言对选题缘由及选题的意义作了介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作了论述并介绍了文章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存留养亲制度的缘起:首先介绍了存留养亲制度的概念,既而介绍了存留养亲制度在北魏产生的过程,详细分析了其产生背后深刻的思想背景及社会政治经济原因,指出存留养亲制度产生直接原因是农耕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但究其根本原因,却是由于这一制度对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第二章,对存留养亲制度在我国古代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主要论述了存留养亲制度在唐代的发展成熟和在清代的成熟完备,以及存留养亲制度在清末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与社会原因。  第三章,对存留养亲制度进行了法律文化分析,分析存留养亲制度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讨其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价值冲突及其所做的选择,揭示存留养亲制度是当时特殊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必然价值取向。  第四章,存留养亲制度的当代借鉴:首先对存留养亲制度的当代借鉴进行了法理分析,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和刑法发展趋势分析了对存留养亲制度进行借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对存留养亲的当代借鉴做了具体的制度设计。  第五章,对存留养亲制度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启示进行了讨论,强调了法律的发展与进步都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指出中国法治的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学习西方,又不能忽视现实国情和长期形成的法律文化基础。
其他文献
建设责任政府,强化政府和官员的责任意识、实现权责统一,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我国从2003年实行问责制开始,到2008年问责制高潮,再到2010年首次推行问责程序等等,都说明
股东权的作用是为股东与公司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在调动股东投资的积极性的同时,公司将获得更多的资本扩大经营。如何方便股东投票,调动股东关注公司管理的热情,这是公司法和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地位日益凸显。农村干部素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作为执行案件的重要结案方式之一,为执行积案畅通了出口。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部分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虽有财产,但由于某种特定原因,其财产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处置
用电负荷与气温关联分析是开展负荷精准预测的前提与基础,已有大量研究成果.本文研究构建气温与用电负荷之间的线性关联模型,进而对配网故障报修工单量与用电负荷之间关联关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而国有独资公司是国有企业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步伐而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