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臭菘[Symplocarpus foetidus (L.) Salisb]系天南星科(Araceae)臭菘属(Symplocarpus)植物,属于多年生草本,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臭菘作为中草药,它的根部具有解表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臭菘叶能治风湿、痹痛等症,臭菘种子能治疗气管炎。本实验利用常规的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手段对臭菘茎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并对其茎叶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的抑菌、抗癌、抗氧化和消炎等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乙醇回流法对臭菘茎叶进行提取,然后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溶剂极性从小到大)依次进行萃取。萃取后的不同极性部分,利用硅胶色谱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HPLC、重结晶等分离和纯化手段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单体化合物,再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纯化出单体化合物7个,经过鉴定确定了4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麦角甾醇、β-谷甾醇、腺苷、β-香树脂醇。臭菘茎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供试细菌(金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石油醚对革兰氏阳性菌的金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正丁醇部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活性最强。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表现出了广谱抑菌活性,此极性的成分可作为植物天然产物抑菌药物进行重点研究和开发。采用MTT法,研究臭菘茎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Caco-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各极性部位均有不同程度对癌细胞的抑制活性,同时随着浓度增加,抑制率也呈上升趋势。初步表明臭菘茎叶中含有抑制Caco-2细胞的成分,有被开发为抗癌药物的潜能,但如果要成为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还需对其抗癌作用机制、药物毒理以及广谱抑制活性等发面进行研究。通过测定臭菘茎叶各极性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探讨和筛选臭菘茎叶抗氧化作用及其抗衰老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臭菘茎叶提取物各萃取部分在0.05-1mg/mL浓度范围内除氯仿层外其余样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呈量效关系。根据EC50值所示,臭菘提取物各极性萃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石油醚层>正丁醇层>氯仿层>乙酸乙酯层>乙醇层。四个浓度水平抗氧化活性最强的石油醚层,因此石油醚层为臭菘茎叶的有效抗氧化部位。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测定抗炎活性是测定炎性反应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本研究对臭菘茎叶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进行了研究抗炎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臭菘茎叶提取石油醚萃取物高剂量和正丁醇萃取高、中剂量对抑制小鼠耳肿胀度较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阳性药的抑制率为34.1%,臭菘茎叶提取石油醚萃取物高剂量的抑制率为28.6%;正丁醇萃取高剂量的抑制率为35.5%,正丁醇萃取中剂量的抑制率为26%。氯仿萃取物高剂量和乙醇部分高剂量对抑制小鼠耳肿胀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抑制率分别为18.6%和19.3%。以上结果说明臭菘茎叶提取物对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其抗炎机理应进行更深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