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基化大豆分离蛋白包埋胡萝卜素乳液体系的制备及体外消化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oy1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大豆分离蛋白优良的功能性质在食品加工和应用过程中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利用现代技术对天然大豆蛋白质的结构进行修饰,改善其功能特性,提高蛋白乳液的储藏稳定性及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1)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D)的酰化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接枝修饰(反应中EDTAD与大豆分离蛋白按照50:1000,100:1000,150:1000,200:1000,250:1000,300:1000 g?kg-1的质量比添加),探究酰基化改性对达到分离蛋白的游离巯基及羧基含量、蛋白溶液电位及粒度分布、表面疏水性等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发现经修饰大豆分离蛋白Zeta电位的绝对值均显著增加,蛋白分子量增加,不能在浓缩胶和分离胶中形成有效条带。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蛋白赖氨酸的NH2与EDTAD发生了酰基化反应,向大豆分离蛋白引入了大量羧基;当EDTAD添加量增加到150g·kg-1时,蛋白溶液的颗粒尺寸减小到271nm,分散指数PDI显著降低,游离巯基及羧基含量、表面疏水性等性质较未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分别增加了115%、62%和214%,大豆分离蛋白较大的颗粒聚合结构持续解聚,蛋白颗粒粒径分布逐渐趋于均匀,说明蛋白溶液的稳定性有所提高。(2)利用酰基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制备乳液,探究p H对乳液电位及粒度的影响,观察乳液在储存期内的储藏稳定性,从而探究酰基化大豆分离蛋白乳液电位的稳定机理。发现当p H为6且EDTAD添加量为150g·kg-1时,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120%和53%,蛋白乳液的粒径降至13μm,Zeta电位为-50 m V,当蛋白浓度为4%(w/v)时,乳液界面蛋白含量最高,粘度和氢键作用增强,流动性减弱,p H、温度和Na Cl浓度均对蛋白乳液影响较小。21天储藏期实验表明,酰基化改性大大提高蛋白乳液稳定性。(3)利用酰基化大豆蛋白乳液制备负载β-胡萝卜素的乳液体系,探究乳液的储藏稳定性及β-胡萝卜素的保留效率,构建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研究酰基化大豆蛋白乳包埋β-胡萝卜素的消化特性及生物利用度。利用经酰基化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乳液包埋β-胡萝卜素,可以在常温(25°C)下储藏较长时间,乳液电位和粒径变化小,β-胡萝卜素保留率提高。通过构建胃相和小肠相的体外模拟消化实验,酰基化改性大豆蛋白乳液的游离脂肪酸释放量减少,且可以有效将β-胡萝卜素递经过胃相消化液送至小肠相从而被吸收。
其他文献
在传统黄酒生产工艺中,黄酒品质易受到酒曲质量和原料性质的影响,本论文在黄酒多菌种(华根霉R01、黑曲霉A20、微小毛霉M05和酿酒酵母S10)混合发酵基础上,以粳米和黑米为原料,研究了以多菌种和酶制剂复配作为起始发酵剂制备黄酒。同时利用复配的起始发酵剂,研究了黑米预处理和发酵工艺,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以粳米为原料,研究了酶制剂(耐高温α-淀粉酶、糖化酶和酸性蛋白酶)对原料、发酵过程和黄酒成分与风味
Al-Zn-Mg-Cu等超高强铝合金密度低且比强度高,韧性和扩散性能良好,加之优异的抗疲劳性能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核工业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由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等正朝着安全系数高、结构重量系数低、高速长寿和节约成本等方向发展,对超高强铝合金等结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喷射成形7034铝合金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往复挤压工艺并匹配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以期达到改善显微组织和提高力学性能的目的。本文
扩散是表征物质在原子尺度上的传质过程,在如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的分布等许多重要过程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对合金熔体的扩散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元体系中,对三元及以上的合金体系扩散行为研究相当稀少。所以本文选取Ce-Al-Cu合金这一典型非晶合金体系对其扩散行为进行研究。本文结合前人的长毛细管技术、滑动剪切技术及本课题组前期发明的多层平动剪切技术,设计搭建了一种丝杆推进式剪切单元法测量金属熔体扩散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功能性食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关于膳食营养与健康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锌是人体必需的膳食营养元素,但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膳食中摄取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目前,世界上存在一些缺锌人口,他们可能是很少摄入富含膳食锌的食物,或是摄入以富含锌吸收抑制剂的食物为主。机体锌离子稳态与生殖健康密切相关,包括精子发育、排卵、胎儿发育和分娩等过程。对于处于孕期的女性
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之一,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地理环境,生长条件不同,不同产区的青蟹的营养品质可能有所差异。此外,随着青蟹产业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迫切的需要对青蟹的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全面合理的评价青蟹品质提供基础数据。此外,对青蟹的另一种生长形态黄油蟹的研究尚未较好地开展,因此对黄油蟹的品质急需进行初步的了解。当前青蟹的食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磷酸铁锂(LiFePO4,LFP);以钛网为基体,采用滴涂法制备了LiFePO4/胺基化石墨烯/钛复合电极(LFP/GNs/Ti)。通过XRD、FE-SEM、XPS、FT-IR对LFP/GNs/Ti的形貌、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发现:LFP均匀地包覆在石墨烯上,LFP呈现纳米球型状颗粒,平均粒径约20 nm。以LFP/GNs/Ti为工作电极,采用电化学辅助吸附-电去离子
Cu基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航天航空、机械制造以及土木建筑等领域,但是普通多晶Cu基形状记忆合金存在易发生晶界开裂、疲劳寿命短以及超弹性应变低且残余应变大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Cu基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本文以CuAlMnNi形状记忆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循环热处理(CHT)工艺研究了CuAlMnNi记忆合金中的晶粒异常长大现象,并初步
作为典型的非晶合金体系,Ce基非晶合金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和较低的玻璃转化温度,是金属熔体扩散这个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研究Ce基二元合金熔体和三元合金熔体原子的扩散行为也将极大的帮助我们从液体结构、热力学和动力学等角度去研究Ce基非晶合金的特性。结合课题组之前设计的高真空金属熔体原子扩散测量系统,对现有的测量装置进行了完善与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熔体原子扩散系数测量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
芝麻油是我国第一传统调味植物油,具有风味浓郁独特、营养物质丰富等优势。然而油脂的氧化酸败作用以及芝麻油风味物质的不可调节的挥发性释放,会导致芝麻油品质下降、风味特征降低。因此,提高芝麻油的储藏稳定性及实现风味控释,是芝麻油现代化的关键。植物油凝胶固态化可对挥发性物质形成控释作用,然而目前凝胶油自组装行为与芝麻油风味小分子之间的控释机理尚不明确。基于此,本文通过制备蜡酯及单甘酯(GMS)凝胶油来探究
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很多不法商贩将低价的植源性成分掺入高价原材料中,从而谋取高额利润,这对消费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损害了国民经济,在某些情况下对特殊人群,例如过敏反应者,产生健康威胁,因此建立食品中植源性成分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为基础,结合侧向流试纸条技术(Lateral flow strip,LFS)和荧光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