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血清MMP-28水平、IL-18/IL-10比值、hs-CRP水平及LDL-C水平的相关性,探讨血压变异性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入选住院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74例,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87例(A组),合并2型糖尿病组87例(B组)。所有病例均进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以各时间段(24h、白天和夜间)血压的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的指标,检测血清MMP-28、IL-10、IL-18、hs-CRP水平并计算IL-18/IL-10值。结果:1.A、B组性别构成比、年龄、BMI、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24hSSD、24hDSD、 dSSD、 dDSD、nSSD、nDSD值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B组MMP-28、IL-18、In(IL-18/IL-10)及hs-CRP水平均高于A组,IL-10水平低于A组(均P<0.05);4.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经编秩后,控制年龄、性别、BMI、血脂及空腹血糖,结果发现MMP-28与24hSSD、 dSSD、 dDSD、 nSSD、24hSBP、24hDB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335、0.155、0.286、0.353、0.373(均P<0.05);In(IL-18/IL-10)与dSSD、 dDSD、 nSSD、24hSBP、24hDB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4、0.169、0.235、0.364、0.365(均P<0.05);hs-CRP、LDL-C与各血压变异性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28、LDL-C是老年高血压患者24hSSD、nSSD的危险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0.38、-0.161及0.305、-0.16;1n(IL-18/IL-10)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dSSD、dDSD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0.38、0.197;以上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会加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BPV,血管内皮损伤与BPV存在正相关性,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PV,使BPV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