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教学是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而英语课堂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课堂伊始的导入就如同播放电影宣传片,只有导入部分做到“引人入胜”,学生的精力才会转移到教师身上,转移到课堂上。只有让学生通过导入明确了课堂任务,主动而自然地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才会加倍顺畅,高效的英语课堂才会得以实现。然而,在现实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于课堂导入的想法多是经验性的或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以及可复制性。初中英语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在如何讲解知识上,而对导入环节的相对疏忽,这使初中英语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同时,也存在部分“开门见山”式的无导入课堂,导入环节随意性过强,针对性太弱,趣味性不够,参与性较低以及导入方法过于单调等一系列现象,从而导致“导而不入”。为了尝试解决中学英语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访谈,对延安市实验中学9名初中英语在职教师和该校20名初中学生就目前英语课堂导入环节情况展开了调查。根据文献资料整理和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初中课堂导入部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复习导入等保守的导入方式使用频率较高而学生对复习式的导入表现出的兴趣则偏低。为此,本文以情境教学法和图式理论为理论依据,并以人教版八年级上下两册英语教材为材料,以主题为类别,就所选单元的为各类主题分别设计一个专门针对导入环节的一套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完成此套主题导入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内容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话题特点进行主题归类的,因此,导入环节的设计系统化和规律化是可以实现的。第二,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离不开情境教学法和图式理论的指导,而且,情境是手段,图式的激活与构建才是目的。第三,课堂导入方法的选择不仅要做到多样有趣,而且根据教材的主题不同,导入环节的设计是要做出相应调整的。通过形成整套主题导入方案,得出以下结论:将教材内容进行主题归类后,针对每类主题,导入方法也有所区别。科技文化类的主题,可以参考的主要导入方法有:教师提问法,趣闻轶事导入法,图片导入法,短视屏导入法等。计划安排类的主题可参考的导入方法有:随意交谈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等。客观描述类的主题,其学习目的重在交流,导入方式主要以讨论导入法,采访导入法,辩论导入法为主。策略指导类的主题往往以指导实践为导向,因此,导入环节最好以真实的动作为主要形式,可参考的动作导入方法主要有:游戏导入法,表演导入法等。总体来说,根据主题特点不同对导入方法的相应归类是本文的最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