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青黛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TLR2、4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zwoai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直肠和结肠粘膜的炎症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易感基因、环境和免疫系统等在UC的发病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免疫系统的参与尤其重要。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近年来对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的研究,尤其是核因子-κB(NF-κB)及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的研究,UC的发病机制正逐步得以揭示,TLRs/NF-κB通路的部分阐明也为寻找U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抑制此通路的关键分子进而阻断UC过激的炎症反应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   中医药在UC的治疗上有不可轻视的疗效,而中医药治疗UC的作用机理研究是目前中医药治疗UC的重中之重。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以清热解毒为治则,总结出治疗’UC的复方青黛颗粒(CQDG)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前期研究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TNBS)制作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发现复方青黛颗粒能明显减少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CDMI评分),降低结肠粘膜中炎症介质(TNF-α、IL-1、ICAM),因此复方青黛颗粒对TNBS法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拟从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表达的源头TLRs/NF-κB通路入手,观察复方青黛颗粒对此通路的一些关键环节TLR2、TLR4的作用,探讨复方青黛颗粒治疗UC的深层次作用机理。这一研究将使中医药治疗UC的机理研究深入到基因调控水平,并为开发高质量的抗UC中药新药打下坚实的基础,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材料与方法:   实验分组:取体重(250±50)g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复方青黛颗粒治疗组(低剂量组,600 mg/Kg、中剂量组,900 mg/Kg、高剂量组,1200 mg/Kg),阳性药物治疗组(柳氮磺胺吡啶组500mg/Kg)。   实验方法:TNBS法制备大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第3天开始各组动物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天,实验第14天,处死大鼠,剖取大鼠直肠及结肠,一部分液氮速冻,并置于-80℃冰箱RT-PCR待测,另一部分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免疫组化待用。   检测指标: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学损伤评分(CMDI)、结肠组织TLR2及TLR4mRNA表达水平,结肠组织TLR4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复方青黛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DAI积分(0.87±0.85 vs2.83±0.62,P<0.01)及CDMI评分(1.38±0.52 vs2.63±0.74,P<0.01),而且可以剂量依赖性的下调结肠组织中TLR2mRNA(1.99±0.11 vs2.39±0.21,P<0.05),(1.86±0.13 vs2.39±0.21,P<0.05),TLR4mRNA(2.29±0.55 vs3.00±0.83,P<0.05)及TLR4蛋白(0.29±0.01 vs0.35±0.03,P<0.01),(0.20±0.01 vs0.35±0.03,P<0.01)的表达。   结论:   复方青黛颗粒能有效缓解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改善结肠组织学损伤,其机制可能是与其降低结肠组织中TLR2、TLR4的表达,减少TLRs/NF-κB通路的激活,进而调控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提速,地铁盾构隧道直径也随之加大.成都轨道1 7号线一期工程的砂卵石地层具有胶结差、卵石含量高、卵石粒径大、单个卵石强度高、漂石多、富水、中密-密
针对挂车轴轴体材料(20Mn2)更换供应商后,在车轴结构及热处理相关条件均未改变情况下,发现车轴淬火硬化层深度不合格的问题,核查材料化学成分入厂检验记录符合国家标准,推断
近年来,市场反馈某型平衡重式叉车所使用的横置液压缸转向桥故障频繁,尤其是转向液压缸活塞杆带油、内漏等故障较多.根据市场反馈故障问题,分别从转向桥体结构和转向液压缸结
挖掘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程机械,液压缸是挖掘机液压系统必不可缺的执行元件.挖掘机用液压缸易发生缸筒漏油、内泄、气蚀及缸筒拉伤等故障,其中液压缸漏油是常见故障.分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