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晚电位特点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F308440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心室晚电位(VentrieularLatePotential,VLP)是出现在QRS波群终末部并延伸到ST段内的高频率、低振幅、不规则的异常心电信号。VLP作为局部心肌延迟除极的表现,是产生折返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对冠心病患者VLP的检测及其存在的意义,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意义受到广泛重视。但有关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之间VLP是否有差别的研究甚少。本文旨在探讨STEMI与NSTEMI之间VLP的差别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VLP)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阳性发生率差别。   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6例(其中STEMI组303例及NSTEMI组73例患者)进行VLP检测。采用美国GE公司MAC-5500型18导心电综合分析仪和谷山丰CV-200心电工作站进行VLP数据的采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STEMI组VLP阳性率明显高于NSTEMI组。   2、VLP阳性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VLP阴性患者。VLP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老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