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是影响个体执行功能的重要因素,两者的关系研究更是心理学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以往研究者对大五人格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不同人格特质与执行功能呈现不同的关系。主动性人格是一种复合型人格特质,不同于大五人格,在解释个体的任务表现时,具有大五人格不具备的增益有效性。反刍思维作为一种稳定的特质思维倾向,与个体的执行功能密切相关。此外,情绪也会对个体的执行功能产生影响。本文以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差异为基点,从内外两个方面探究反刍思维和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为相应理论提供更丰富的实证依据。主要包括三个研究:研究一为探讨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差异,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动性人格问卷》筛选典型组和非典型组被试完成Stroop任务、2-Back任务以及数字转换任务,结果发现典型组被试在Stroop任务和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表现均优于非典型组;在2-Back任务中两组被试没有显著差异。研究二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进一步明确反刍思维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用《主动性人格问卷》和《反刍思维量表》筛选出4种不同类型的被试,对被试在Stroop任务中的Stroop效应量和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转换代价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对于典型组被试的数字转换任务表现以及非典型组被试的Stroop任务表现:低反刍思维起促进作用,高反刍思维起阻碍作用。研究三为探究不同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具体影响机制,并验证情绪动机维度模型在执行功能领域的适用性。采用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典型主动性人格被试和非典型主动性人格被试在情绪——Stroop任务中的Stroop效应量以及情绪——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转换代价,结果发现在情绪——Stroop任务中,两组被试的任务表现在不同情绪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在情绪——数字转换任务中,典型组被试在低动机强度条件下的任务表现最好,中性条件次之,高动机强度条件下的表现最差,非典型组被试在高动机强度条件下的任务表现优于中性条件。综合以上三个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执行功能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在不同执行功能子成分上表现不同。(2)反刍思维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影响不一致。(3)积极情绪的动机强度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产生不一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