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和谐。和谐的物质文化,和谐的精神文化,和谐的制度文化与和谐的网络文化是新时期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路径在于文化创新,根本前提是尊重学校师生们的主体地位。文化的创新要有所依据,要既能满足校园人的文化需求又能调动校园人参加校园文化实践的热情。校园和谐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完善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凝聚校园人的理想和信念,指导校园人朝积极向上的方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过程充满了障碍与挑战,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留有弊端,对西方科学技术引进的同时,各种外来思潮对我国现当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了巨大的挑战。诸多消极因素导致了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形式多于内容、被动多于主动。处于战略期和转型期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可用资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又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在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完善大学和谐校园的制度文化,使其在继承传统的制约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更具激励性和带动性。进一步完善大学和谐校园的物质文化,使校园内的设施设备更加迅速、准确、方便地为校园人提供服务,达到校园人与校园物质的场景互动,为校园人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加快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内容的创新,既要确保校园内众多文化种类的创新,又要确保各种文化间的和谐发展。从而使我国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具科学性、创新性和可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