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从参与翻译的人数还是从被译入语言的数量来说,《圣经》都是其他文学作品所无可比拟的。从古到今,《圣经》一直在由不同的人按照不同的原则翻译成各种语言。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两种英语《圣经》的译本是新美国标准版和新国际版。前者是典型的直译译本,而后者是按照动态对等的原则翻译而成的较通俗的译本。通过对这两种译本的比较,本文作者指出,尽管这两个译本的风格差异很大,并且二者在翻译上都未十分严格地遵循某一单一的翻译原则,然而在《圣经》研究方面,它们却有很大的互补性。它们之间的差异反映出它们所针对的读者类型的不同。考虑到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两个译本的译者遵循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原则。通过总结历史上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作者首先指出了传统上在翻译研究中对形式的强调渐渐地过渡到对语义的重视的原因。作者还列举了各种对《圣经》新译本的敌视态度,从而说明任何只坚持相信一种标准译本的做法都是对翻译本质的误解。作者还进一步提出奈达所倡导的动态对等的原则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被实际应用。因此,人们需要从文字、语法和文本等层面上综合地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对等程度。通过这一分析,作者认为,尽管新美国标准版《圣经》采用的是直译的原则,对一般读者来说在可读性方面差一些,然而对神学工作者、神学院学生和对《圣经》原文有一定知识的人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译本,因为它能更好地帮助读者体会到《圣经》原文的风格。而对于众多的普通读者,不论是一般基督徒还是对《圣经》不十分了解的大众读者来说,新国际版《圣经》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