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受到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而外语焦虑是其中重要的情感变量之一。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本论文旨在了解高三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状况,探求焦虑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并提出克服焦虑的教学对策,帮助学生把负焦虑转化成正焦虑,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笔者以60名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状况,及时收集学生四次模拟考试和2009年江苏高考的英语成绩,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从而分析了学生焦虑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访谈的方式,笔者了解了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在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应对焦虑的教学策略:建立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对英语模糊现象的容忍度、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和改进评价方法,端正学生的考试观。研究表明,在前测中,学生的焦虑程度比较严重,平均焦虑指数达到了100.07分。学生的焦虑程度与英语成绩呈负相关性,即焦虑程度低的学生成绩较好,反之则成绩较差。基于此,笔者采取了相应的降低英语学习焦虑的应对策略,给予学生及时的教学指导和心理疏导。在后测中,学生的焦虑程度已降低至90.05分,同时在2009年高考中均取得了满意的英语成绩。由此验证了笔者实施的应对焦虑对策是有效的,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实现学生由负焦虑向正焦虑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