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z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核苷类化合物Alamifovir(MCC-478)和泰诺福韦(PMPA)具有较强的抑制乙肝病毒(HBV)的作用。鉴于MCC-478结构新颖,药理性质独特,本课题设想以MCC-478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合理药物设计,合成一系列MCC-478的类似物,从而筛选出活性较强的化合物;同时本课题对PMPA的合成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得到较好的PMPA合成路线,但由于PMPA具有两个游离羟基,在体内很难被吸收,所以以其为母体进行结构修饰,合成酚酯类前药使其生物利用度提高,抗病毒能力增强。 方法:分别对PM-PA的9位和MCC-478的6位进行结构改造,以期得到目标化合物;并对MCC-478的类似物以MCC-478为阳性药进行初步活性测定。 结果:共合成1个PMPA前药;10个MCC-478类似物,并利用光谱图分析方法确定他们的化学结构。 结论:对PMPA的9位进行修饰合成酯类前药,从而使其生物利用度增大,抗病毒能力增强;MCC-478通过6位结构修饰后,以期得到活性更强的抗HBV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  核苷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常被用来研发抗肿瘤药物。由于该类化合物结构简单,可修饰性强,近年来新开发的核苷类似物层出不穷。有文献报道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