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然世界的艺术——论库切小说中对真实与虚构关系的处理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er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库切来说,小说是各种话语竞争的场所,而不是某种支配叙事的程式性展开。他关注历史和现实被话语建构的特征,但是他不认为存在着一种可以不经受检验和质询的话语,不管是历史(话语)还是文学批评,都可能滋生一种权力体系,制约作家的反思能力和创作自由。他的小说探讨的是可然世界,在他看来,世界只能理解为可然的状态,真实只是可能的真实,历史也是可然的历史。只有挖掘那些潜藏的、压抑的可能性,才能恢复真实的多样性地图。  库切采用的是一种施为性的虚构,他常常在小说中建构其他类型的话语世界,如历史叙述、第一人称的忏悔式写作等,并以此为中介来揭示权威话语的机制和内在盲点,从而展示自由表达的可能空间。他将历史的意识形态结构作为小说自由创作的对立面,并通过文本的互文关系来探讨历史和现实主义小说分享的一种叙事模式,即对真实再现的追求中包含的遮蔽与排除机制,并通过语言学的透镜来审视人物构建的自我神话和民族-国家神话。他还将文学批评中的自我意识戏拟为小说人物的忏悔式写作,从而揭示出文学批评的主体性维度这一问题。他的小说由此也获得一种理论性的功能。总之,库切深入到与文本互动的现实、历史乃至其他文本的网络之中,为小说编织一种能产的话语情境,并通过施为性的虚构行为来使主题中立化,从而使小说与南非的历史、现实以及学术界的批评保持了一种间接的关系。
其他文献
清代康乾时期是《左传》文学评点的繁盛期,代表了《左传》文学评点的最高成就。本文主要以清代学者方苞、王源、冯李骅、陆浩等人的《左传》文学评点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研究
学位
10月15日至2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2270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会上,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
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西方著名作家,也是英国文坛的经典作家。在学术界,他的政治思想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关于其文学观的研究,目前为止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奥威尔看
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笔下,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构成了希腊悲剧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体系。其中,敢爱敢恨最终杀子报复负心丈夫的美狄亚、嫉恶如仇而弑夫的克吕泰墨斯特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