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稳后代的遗传变异分析以及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s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SAR-Ⅲ的同源三倍体和常规二倍体杂交后代具有早世代稳定特性的单株从分子水平上进行了研究,并对水稻不育系和玉米自交系的杂交过程进行了胚胎学观察。主要结果如下:1.SSR标记的分析结果和克隆、测序结果:利用实验室的465对SSR引物对同源三倍体¢1、乐恢188及杂交F_1代进行分析。在465对SSR引物中,有446对引物扩增出了条带,其中52对引物在双亲间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在双亲无多态性的394对引物扩增条带中,F_1带型绝大部分和父母本一致,但部分扩增带型表现出了非一致性;在双亲有
其他文献
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途径,雄性不育是利用杂种优势的一条主要途径,而不育系和恢复系在雄性不育利用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全面系统了解油菜杂交种亲本的亲缘关系、系谱来源、遗传多样性及材料间遗传距离的大小,可以减少亲本选配的盲目性,提高杂交育种工作的可见性。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应用杂交油菜的国家,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是我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CMS类型
植物体内存在复杂的信号传导系统,能感知、传递逆境胁迫信号,并引起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以适应不利环境造成的伤害。蛋白激酶在信号传递、生长发育和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中起重要的作用。蛋白激酶存在于绝大部分真核生物和少数原生生物中,由250~30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蛋白激酶的功能域,折叠成一个催化核心结构。蛋白激酶有11个保守的功能亚域,根据底物特异性将蛋白激酶分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酪氨酸蛋白激酶,还有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