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跑步是一项全身性运动,经常跑步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能消除身心疲劳、对提高神经系统具有一定作用。对于幼儿来说,跑步不仅可以增强四肢肌肉和腰腹肌肉力量,而且对幼儿大脑发育也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坚韧的意志品质。本研究旨在探究3-6岁幼儿跑步动作发展特征,并据此设计干预方案,开展针对性的体育游戏干预。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实验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二维摄像技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跑步是一项全身性运动,经常跑步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能消除身心疲劳、对提高神经系统具有一定作用。对于幼儿来说,跑步不仅可以增强四肢肌肉和腰腹肌肉力量,而且对幼儿大脑发育也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坚韧的意志品质。本研究旨在探究3-6岁幼儿跑步动作发展特征,并据此设计干预方案,开展针对性的体育游戏干预。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实验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二维摄像技术对252(男123人,女129人)名3-6岁幼儿进行跑步动作拍摄。利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进行分析,划分幼儿跑步动作(动作发展水平由低到高分别用: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表示)在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差异性。之后,从北京市刘诗昆音乐艺术幼儿园随机抽出小、中、大班幼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共138人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8周的干预实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3-6岁幼儿跑步动作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阶段一:幼儿跑步动作不稳定,手臂摆动幅度小或无摆动,蹬伸力量小,上下肢不协调等;阶段二:幼儿跑步动作较稳定,手臂伸直位于身体两侧,摆动幅度明显,蹬伸力量较充分;阶段三:跑步动作与成人动作模式相接近,手臂摆动幅度与蹬伸幅度充分,上下肢协调能力有所提高。2.3-6岁幼儿跑步动作发展水平与年龄增长存在相关性,即随着年龄增长,动作发展水平也渐趋成熟,但二者并非成线性关系。具体表现为3-4岁幼儿跑步动作特征大部分处于阶段一水平,且女生动作略优于男生;4-6岁男生动作发展迅速,且相对优于女生,该阶段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多数集中阶段二和阶段三水平,只有少数幼儿动作发展停留在阶段一水平。3.通过8周体育游戏干预,实验组小、中、大班幼儿动作发展均取得良好的表现,主要为幼儿在跑动中手臂摆动幅度、腿部力量与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有所改善,而且十米折返跑成绩有所提升。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社会发展换新颜,在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我国社会人口结构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地发生了转变,在本世纪20年代初,我国已悄然迈入深度老龄化发展阶段。老年人口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作为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问题将对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发起冲击。在陆续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健康中国2030》中提出,社会各界要重视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呼吁老
无论是对武术发展、文化弘扬,还是对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建设来说,在网络不断升级的自媒体时代,对刚刚开始但颇具发展潜力的太极拳微课进行研究,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运用网络民族志、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当今中国太极拳微课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梳理,从情感化设计视角也即本能层设计、行为层设计和反思层设计三个层面对现有太极拳微课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太极拳微课的开展概况:现有太极拳微课按照传
研究目的: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适宜的身体活动量有利于身心发展。本研究探讨3-6岁学前儿童身体活动和执行功能的基本特征,以及身体活动与执行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儿童身体活动和认知活动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我国两所城市7所幼儿园共500名左右的学前儿童,身高112.61±7.56cm,体重20.15±3.51kg,其中男性身高体重分别为113.04±7.71cm、20.52
随着国内篮球体育赛事发展迅速,更多高中篮球联赛开始在校内或校外展开,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参与到篮球比赛中去,并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项训练。篮球项目具有一定的对抗性特点,所以对参与者的力量尤其是下肢力量要求较高。当今对于篮球体能训练的关注度也在增加,国内对篮球的实验研究也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目光聚焦到体能训练中来。但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针对篮球下肢专项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却并不丰富。在一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最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活纽带,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议,强调了“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同时推动把“一带一路”倡议纳入党章。智力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悠久,受众广泛,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本文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个案分析方法针对“一带一路”多边外交的环境下,国际智力运动赛事对举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品牌形象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腾飞,尤其是体育产业被定位为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以来,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体育科研领域中的新热点。本文通过运用体育科研的主流方法与知识体系,系统梳理我国体育消费发展的历史脉络,探究发展思路,并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体育消费的政策文本进行整理,探索在未来体育消费发展过程中,体育消费政策如何更好的引导大众进行体育消费。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历史
在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下,体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篮球运动已经逐渐的融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篮球运动的普及,给篮球裁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一场篮球比赛要想顺利的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篮球裁判员的执裁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篮球裁判队伍的发展情况也能体现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篮球发展的高度,要想篮球运动能够更好的实现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价值,必须重点培养篮球裁判员。在我国篮球裁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的基石。现今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熬夜、饮食不当、吸烟酗酒、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在慢慢吞噬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日益减退;随之被营养不良、肥胖、高尿酸、高近视率、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代替,严重危害到了儿童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提高青少年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将是学校体育教育内容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
群众体育的使命是引导人民群众塑造良好的身心素质,是社会和体育领域的进步推进机。群众体育当下是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核心,在推动群众体育优质、健康中国建设及体育强国实现内发挥必要作用。群众体育政策的颁布部门、文本类型、颁布数量等是指引和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的重要维度,并通过群众体育政策所体现。本研究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并遵循时间线索划分政策发展阶段,总结分析出群众体育政策的发展特征及其价值导向,以求
移动是各项体育运动中的最基本要素,移动能力也是人体运动表现的基本能力,几乎每个运动项目都需要参与运动的人以特定的速度和轨迹进行合理的移动,因此,移动能力在众多体育项目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移动能力对肌肉发展水平以及神经发育也有积极影响,可以促进身心发育与运动技能的学习。随着校园足球运动的大力发展,学校足球课渐渐成为足球教学的主体,足球比赛也呈现多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对现阶段如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