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租房债务风险综合评价研究——基于灰色系统和模糊评价理论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国民的住房水平出现严重两极分化的情况下,中央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将重点建设公租房作为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新思路。为鼓励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到公租房建设中来,国家提出了财政补贴、税费减免、融资支持等系列配套政策。经过几年的实践,公租房建设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建设量还是供不应求,其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建设资金的缺乏。在其他省市为公租房融资困难而一筹莫展的时候,重庆市却率先解决了融资问题,提前实现了5年建设4000万㎡公租房的宏伟目标。  重庆的融资模式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然而作者认为一个好的融资模式不仅表现为能够筹集到足够的建设资金,更表现为后期能够按时偿还贷款。当前,重庆市公租房项目都逐渐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建设贷款也进入了偿还的密集期。基于此,作者针对重庆市公租房的融资特点和债务偿还计划,提出了债务风险这一说法,并以建立的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债务风险的评价模型,希望能对重庆市的债务风险进行一个客观、全面的分析,为后期的债务偿还机制设置和风险的管理提供参考意义。  公租房的债务风险由一系列定性与定量因素共同决定,而每个因素与整体债务风险关系又是一个未知的作用方式,无法用数学方式表示出来,因此公租房债务风险的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因此,本文尝试在结合灰色系统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上,根据项目实际特征,建立了一种债务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公租房建设及运营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分析,引出重庆市公租房的建设运营模式现状。在解析重庆市公租房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重庆市公租房的资金需求规模,资金来源,以及债务的形成以及偿还方式。接下来本文针对重庆市公租房债务的形成机理,建立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了一种灰色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然后本文以重庆市的一个具体的公租房小区为例,运用该模型研究了其债务风险,得出该项目债务属于中度风险的结论,并详细分析各个指标的风险程度及产生的合理原因,该案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最后借鉴国外公共租赁性住房的模式,以及案例的风险表现,从项目前期、项目后期以及债务主体的三个方面提出了重庆市公租房债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特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一种新的组织与管理方式,虚拟企业倍受人们的关注,有关虚拟企业的理论研究
编者按: 最近,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刘振刚带领北京市科委有关处室的同志,走访了北京的几所大学科技园,在听取了大学科技园的工作汇报后,刘振刚副主任就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有关问题谈了几点意见。  北京市科委主任马林在读到刘振刚副主任的发言后,认为这些意见不仅对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有实际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北京市科委的科技工作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认为这个发言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借鉴:第一指出了我们具体“点
能源供求矛盾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节能型社会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从节能型社会涵义和建设途径出发,提出节能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总体评价思路,并
随着物流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网络化制造环境形成了物流系统的概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使得信息共享成为可能。而要实现物流系统中合作者之
近年来,供应链风险问题正逐渐成为企业以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供应链风险管理对企业长足发展的重大意义,但是系统全面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工作还非常
自取消福利分房政策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随着行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行业发展呈现了投资增长趋于稳定、市场需求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