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是我国本轮电力市场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而制定合理的配电管制与定价机制是确保增量配电业务改革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既要有效监管,激励配电公司高效投资、保证供电质量,又要科学定价,公平分摊成本、引导用户合理用电,以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本文探究适用于我国增量配电网的激励性管制模型与定价方法对推进增量配电网和电力用户协同发展,推动电力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激励性管制与配电定价方法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增量配电网的改革进程,引出后文重点讨论的市场招标机制及价格形成机制。其次,系统地总结了激励性管制的主要内容、方法、实践现状及对我国的适用性,并着重分析、改进了成本传导分摊方式和典型配电定价的实践模型。接着,提出了一整套考虑供电质量约束的市场招标激励性管制模型:一是给出了市场招标机制的一般流程及竞标内容,并归纳总结了供电质量的指标体系及与成本的相关性;二是以可靠性指标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国外输配电网可靠性激励机制实践现状,创新设计了以用户停电损失和对配电公司奖励金额之和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有效激励配电公司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约束条件的双边激励曲线;三是探讨了融合供电质量激励性管制后的收入调整机制。在算例分析中,考虑配电公司投资效率、风险偏好以及用户对价格水平联动调整的响应,首先对比区域多家配电公司在不同参数的激励曲线下的奖惩情况,制定最优激励策略;再以提升单个配电公司供电可靠性水平,并实现用户与配电公司可靠性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激励策略。并定量分析了融合可靠性激励机制后,准许收入的调整。之后,基于激励性管制模型调整后的准许收入进行分摊与定价,并得出结论:我国增量配电网应实行考虑传导特性的成本精细化归集与分摊,初期结合电量传输比例和峰荷责任等多种因素定价以有效反映资源配置成本,后期可引入收入、价格等标杆,并可参照长期增量成本引导用户合理选址。实例应用验证了该奖惩机制和综合定价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