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抚平原灌区通过连续十多年来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在渠道整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水生态文明等指导思想的提出,灌区开始尝试改变传统的护坡方式,着手在灌区研究和应用一些生态护坡技术,为实现现代灌区、生态灌区的目标奠定基础。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生态护坡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赣抚平原灌区实际情况,开展了赣抚平原灌区渠道生态护坡技术研究。采用学习借鉴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不同功能的渠道作为试点,依据对工程区域内的植被调查结果,选择适合渠道坡岸生长的和适合工程实际的植物进行设计施工,通过对部分结构、功能和经济指标进行试验监测;并根据设定的评价指标标准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种生态护坡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得出工程效果较为优良的生态护坡设计与构建技术。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研究各种生态护坡设计的原理、材料组件、技术服务和植被方式等内容,掌握生态护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结合灌区特点,选取不同功能区域作为试点,进行生态护坡设计施工。(3)通过试验,监测各种生态护坡的结构指标、功能指标和经济指标。结构指标包括:容重、毛管孔隙率、有机质含量、稳定渗透率、养分元素含量、植被盖度、植被耐瘠薄性表现和植被抗旱性表现等;功能指标包括泥沙侵蚀量、单位面积植物平均抗拔力、景观协调性和景观美观度等;经济指标包括单位面积造价、维修难易程度和造价等。(4)对上述指标进行整理对比,综合分析各种生态护坡的优缺点,根据赣抚平原灌区渠道的特点,得出适合赣抚平原灌区渠道生态护坡的设计与构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