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1调控细胞自噬在DON致肝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DON进入体内后主要经过肝脏代谢和解毒,当摄入剂量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时,可引起肝脏的急性、慢性损伤。最新研究显示,根据小麦粉衍生食品的消费量计算,中国居民日常DON摄入量最高为12.7μg/kgbw,而小麦来源的DON摄入占DON总摄入量的56%-100%。然而,这种相对低剂量DON的长期暴露对肝脏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探究相对低剂量DON的长期暴露对肝脏的影响不仅能为人体DON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也能为相关食品卫生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可代谢血红素,产生胆绿素、游离铁离子和一氧化碳分子(Carbon monoxide, CO),并在细胞和组织之间的氧传递、过氧化物的代谢、外源性异物质代谢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O-1可诱导自噬以减轻肝脏炎症、急性肝功能衰竭以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相关研究指出,HO-1诱导自噬的能力与CO的产生密切相关。然而,HO-1是否能作为一个分子靶点通过调控自噬来发挥肝脏保护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探究HO-1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可为人体DON暴露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设计分为3步:(1)首先通过30天、90天25μg/kgbwDON小鼠体内染毒模型来探究相对低剂量DON的长期暴露对肝脏的影响,为人体DON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2)进一步通过DON体外处理来探究DON对肝细胞的损伤以及HO-1通过CO调控肝细胞自噬的作用;(3)最后通过病毒转染构建肝脏HO-1过表达/沉默小鼠的30天、90天25μg/kgbwDON染毒模型,于体内探究HO-1调控肝细胞自噬在DON致肝毒性中的作用,为人体DON暴露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第一部分DON的肝脏毒性
  目的:探究30天、90天的25μg/kgbwDON经口染毒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方法:
  (1)4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DON灌胃组(DON),养于SPF级屏障系统。每天经口给予小鼠25μg/kgbwDON,于第30天、90天分别处死半数小鼠,采集生物样本。
  (2)检测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和AST的活性;检测小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浓度。
  结果:
  (1)小鼠生长发育的改变:
  与Control组相比,DON组小鼠体重无明显改变(P>0.05);DON组小鼠肝脏的脏器系数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
  (2)小鼠肝脏的组织病理改变:
  DON染毒30天后,肝小叶中心静脉周围发生淋巴细胞浸润,DON组肝脏Ishak评分高于Control组(5.33±0.58vs.0.67±0.2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与30天DON组相比,90天DON组小叶中心静脉周围炎性浸润加重,肝脏Ishak评分进一步升高(8.00±1.00vs.5.33±0.58),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3)小鼠肝功能的改变:
  DON染毒30天后,DON组血清ALT活性高于Control组(27.87±2.95IU/Lvs.19.30±3.20IU/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与30天DON组相比,90天DON染毒使血清ALT活性进一步升高(33.53±2.95IU/Lvs.27.87±2.95IU/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DON染毒前后血清AST的活性无显著改变(P>0.05)。
  (4)小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改变:
  DON组血清IL-6、IL-1β和TNF-α的浓度均高于Control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25μg/kgbwDON染毒30天、90天会引起小鼠肝脏轻微的炎性反应,并使血清ALT活性升高;90天DON染毒致肝损伤较30天更为显著,呈现出时间依赖效应。
  第二部分DON的肝细胞毒性及HO-1调控细胞自噬的作用和机制
  目的:探究DON处理对Hepa1-6细胞的影响以及HO-1通过CO调控自噬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1)确定DON的处理剂量和时间:
  通过LDH试验检测DON处理后Hepa1-6细胞的活性。
  (2)DON对Hepa1-6细胞的影响:
  使用30nMDON分别处理Hepa1-6细胞0、1、3、6、9和12小时。通过LDH试验检测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透射电镜和DAPGreen染色观察细胞内的自噬体,通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3)HO-1调控细胞自噬的作用:
  对HO-1过表达的Hepa1-6细胞(HO-1OE Hepa 1-6 cell)和HO-1沉默的Hepa1-6细胞(HO-1shRNA Hepa 1-6 cell)进行DON处理,检测各时间点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水平。
  (4)HO-1保护细胞的机制:
  用100μMCORM-A1预处理HO-1OEHepa1-6和HO-1shRNAHepa1-6细胞30分钟,然后对HO-1OEHepa1-6和HO-1shRNAHepa1-6细胞进行DON处理。检测各时间点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水平。
  结果:
  (1)DON对细胞的作用呈现出时间依赖效应和剂量依赖效应。Hepa1-6细胞的活性在30nMDON处理12小时后显著下降且细胞活性高于80%(P<0.01)。为了保证后续细胞相关检测结果的稳定性,我们选取30nM作为DON的处理剂量,选择0、1、3、6、9和12小时作为DON的处理时间。
  (2)Hepa1-6细胞内的自噬水平在DON处理的1小时、3小时增强,凋亡水平在DON处理的6、9和12小时增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3)在DON处理12小时后,HO-1OEHepa1-6细胞的活性高于Hepa1-6细胞,在DON处理期间HO-1OEHepa1-6细胞内自噬持续的时间延长,凋亡发生的时间延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DON处理12小时后,HO-1shRNAHepa1-6细胞的活性低于Hepa1-6细胞,在DON处理期间HO-1shRNAHepa1-6细胞内自噬被抑制,凋亡发生的时间提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4)相比于未经CO预处理,HO-1OEHepa1-6和HO-1shRNAHepa1-6细胞经CO预处理后,在DON处理期间细胞内自噬持续的时间进一步延长,细胞凋亡被抑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DON体外处理可以先诱导细胞自噬然后引起细胞凋亡;HO-1可以通过CO帮助延长细胞自噬,延缓诱发细胞凋亡程序。
  第三部分HO-1调控肝细胞自噬在DON致肝毒性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病毒转染构建肝脏HO-1过表达/沉默小鼠染毒模型,从体外到体内进一步探究HO-1调控细胞自噬在DON致肝毒性中的作用。
  方法:
  (1)4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HO-1过表达+DON组和HO-1沉默+DON组,养于SPF级屏障系统。通过病毒转染进行肝脏HO-1的过表达和沉默。每天经口给予小鼠25μg/kgbwDON,于第30天、90天分别处死半数小鼠,采集生物样本。
  (2)检测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和AST的活性;检测小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浓度。
  (3)连同第一部分中的Control组和DON组,通过TUNEL染色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凋亡的肝细胞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透射电镜和DAPGreen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自噬体,通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1)小鼠生长发育的改变:
  与Control组相比,HO-1过表达+DON组和HO-1沉默+DON组小鼠体重无显著改变(P>0.05);与Control组相比,HO-1过表达+DON组肝脏的脏器系数无显著改变(P>0.05),HO-1沉默+DON组肝脏脏器系数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2)小鼠肝脏的组织病理改变:
  与DON组相比,HO-1过表达+DON组肝小叶中心静脉周围炎性浸润减轻,肝脏Ishak评分降低(30天:0.33±0.58vs.5.33±0.58,90天:1.67±0.58vs.8.00±1.0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HO-1沉默+DON组肝小叶中心静脉周围炎性浸润加重,肝脏Ishak评分升高(30天:7.66±1.15vs.5.33±0.58,90天:11.67±1.53vs.8.00±1.0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3)小鼠肝功能的改变:
  与DON组相比,HO-1过表达+DON组血清ALT活性降低(30天:22.95±3.90IU/Lvs.31.00±2.95IU/L,90天:19.62±1.89IU/Lvs.32.28±4.39IU/L),差异有显著性(P<0.05);HO-1沉默+DON组血清ALT活性升高(30天:38.46±2.87IU/Lvs.31.00±2.95IU/L,90天:36.23±2.73IU/Lvs.32.28±4.39IU/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4)小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改变:
  与DON组相比,HO-1过表达+DON组血清IL-6、IL-1β和TNF-α的浓度降低,HO-1沉默+DON组血清IL-6、IL-1β和TNF-α的浓度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5)小鼠肝细胞自噬水平:
  与Control组相比,DON组肝细胞内自噬颗粒增多(30天:3.5±1.0个vs.0.2±0.4个,90天:4.5±1.0个vs.0.4±0.3个),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自噬上游正向调控蛋白Beclin-1、自噬体膜蛋白ATG5、ATG12和LC3B-Ⅱ/LC3B-Ⅰ的表达增加,自噬底物p62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DON组相比,HO-1过表达+DON组肝细胞内自噬颗粒数量增多(30天:8.0±1.4个vs.3.5±1.0个,90天:8.7±1.6个vs.4.5±1.0个),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Beclin-1、ATG5、ATG12和LC3B-Ⅱ/LC3B-Ⅰ的表达水平升高,p62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DON组相比,HO-1沉默+DON组肝细胞内自噬颗粒数量减少(30天:0.3±0.5个vs.3.5±1.0个,90天:0.2±0.4个vs.4.5±1.0个),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改变(P>0.05)。
  (6)小鼠肝细胞凋亡水平:
  与Control组相比,DON组肝细胞凋亡率增加(30天:1.90±0.52%vs.0.62±0.24%,90天:3.14±0.74%vs.0.68±0.20%),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7的表达上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DON组相比,HO-1过表达+DON组肝细胞凋亡率下降(30天:1.04±0.36%vs.1.90±0.52%,90天:1.48±0.41%vs.3.14±0.74%),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7的表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DON组相比,HO-1沉默+DON组肝细胞凋亡率升高(30天:4.77±0.42%vs.1.90±0.52%,90天:5.30±1.39%vs.3.14±0.74%),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7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25μg/kgbwDON染毒30天、90天可引起小鼠肝细胞的自噬和凋亡;HO-1可以调控肝细胞自噬来抵抗DON的肝脏毒性。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年来,稠环电子受体(FREAs)的迅速发展使得有机太阳能电池(OSC)突飞猛进,单结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已突破18%,但开发新型光伏材料仍然是推动OSC商业化的关键。本论文通过构筑新型稠环给体核,结合受体末端单元修饰、桥连单元引入以及有效的侧链工程等设计策略合成了系列FREAs,来解决目前FREAs存在的部分挑战问题,诸如在可见及近红外区吸光能力弱、相应活性层电子和空穴传输不平衡、合成提
学位
高光谱遥感影像包含连续的光谱波段和丰富的空间信息,它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分类任务往往是其他应用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分类精度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在近些年,一些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已广泛地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最近,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高光谱图像分类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般来说,这些方法需要大量的标记样本来训练可靠的分类模型。然而,当标记样本较少时,其分类结果往往不
学位
在尼泊尔和世界许多山区国家,撂荒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耕地撂荒不仅会给国家和地区带来粮食安全风险,同时在高山地区也会产生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危及山区生态系统关键服务的能力。本研究以尼泊尔西北高山区为研究对象,对撂荒引发的生态环境风险及其对控制因素(生物物理,社会经济,气候和社区)的依赖性开展研究,以期实现如下目标:(i)揭示撂荒对尼泊尔高山区社会及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ii)查明尼泊尔西部高山区撂荒的
学位
聚氨酯(polyurethane,PU)是目前最有商业使用价值的聚合物之一,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如涂料、泡沫、胶黏剂、密封剂、合成革、薄膜和弹性体等。传统PU的主要原料都来源于石油,为了应对将来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枯竭,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料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传统PU的合成需要采用异氰酸酯作为原料——剧毒气体光气的衍生产物,对人体和环境均有危害。而且,异氰酸酯对水
学位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和储备硒,需从每天的膳食中获取,食用富硒农产品已成为人体补硒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硒摄入量不足或过量均会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属于严重缺硒国家,约5-6亿人因膳食结构中硒摄入量不足而导致机体低硒状态,但陕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恩施州等富硒区曾发生过硒中毒事件。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富硒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宣传较多。同时,大量研究证明了富硒农产品中存在严重的金属伴
学位
基于非富勒烯受体的本体异质结(BHJ)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稠环电子受体(FREAs)由于其合成简便、易于提纯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FREAs的OSCs在其光电转化效率(PCE)不断突破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1)材料的能级、带隙、结晶性和溶解性的调控方法有待总结和完善;(2)OSCs普遍存在器件稳定性较差、能量损失高等问题;(3)能够面向
学位
汽车尾气中NO_x带来的环境危害逐渐受到重视,很多国家都制定了苛刻的尾气排放标准。为了满足标准,一些NO_x减排技术被相继开发。其中,使用尿素水解产生NH_3来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技术被广泛用于柴油车尾气减排。为获得高的NO_x清除效率,并防止由于尿素喷射过量而造成NH_3泄露带来的污染,迫切需要一款传感器能用于柴油车尾气NH_3监测。在各种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中,基于YSZ固体电解质的电势型氨
学位
互联网基础资源的完善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都为我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保障。拓展传统的经营渠道、通过直销渠道交易成为企业拉动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和寻求利润增长的重要途径。新渠道的开通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原有的供应链结构,也打破了上下游企业的利益平衡。随着需求的多样化和精细化,消费者在销售活动前端对产品多样性的诉求以及销售活动后期对影响购物体验的服务要求日趋突出,这也使得供应链的渠道研究更具复杂性
学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显著,加大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近年来,膜分离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污染小、能耗低和分离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在废水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亲水膜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使用可以提高产水效率、降低膜污染、延长膜使用寿命。因此开发出具备高亲水性、高过滤性能及高抗污染性能的水处理膜将会对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