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运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通过与单纯运用推拿手法治疗相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差异。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背痛评分及超声探查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TrA)厚度的数值变化,探究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疗效作用机制,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有效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课题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推拿治疗)、B组(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每组研究对象各35例。分别给与悬吊推拿运动治疗、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一致,均为40min/次,1次/天,5次/周,连续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疗程间期为2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价表及超声探查腹横肌(TrA)的肌肉厚度于治疗前、治疗后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评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在不同治疗方法下,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差异,进行讨论并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VAS、JOA评分、患者健侧与患侧腹横肌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以下为分析结果:1.在疼痛指标方面,治疗后A组和B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B组使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的疼痛降低指数较A组无明显差别(P>0.05);2.在腰部功能活动方面,治疗后A组和B组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B组的升高指数较A组更为明显(P<0.05);3.超声探查患侧及健侧腹横肌的厚度,治疗后B组的患侧及健侧腹横肌的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A组的患侧及健侧腹横肌的厚度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和单纯推拿手法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治疗疗效上,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手法治疗效果;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腹横肌肌肉的厚度,从而增加患者的腹部压力,腹压增加有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障碍,因此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