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8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承办了第12届课例研究大会,国内外教育人士齐聚一堂探讨课例研究在教育教学上已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是职前教师在校必须学习并具备的职业“武器”,而数学课堂导入作为课堂开始的序幕是数学课堂教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导入技能是所有数学教师从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上都需要重视的一项基本技能,本研究欲将课例研究与数学职前教师的数学课堂导入技能训练有机结合,选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承办了第12届课例研究大会,国内外教育人士齐聚一堂探讨课例研究在教育教学上已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是职前教师在校必须学习并具备的职业“武器”,而数学课堂导入作为课堂开始的序幕是数学课堂教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导入技能是所有数学教师从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上都需要重视的一项基本技能,本研究欲将课例研究与数学职前教师的数学课堂导入技能训练有机结合,选用高中数学必修一中“对数概念”作为模拟授课的课题,探究基于课例研究的职前教师数学课堂导入技能的提升。本研究先将某综合性大学16级三个班共107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对职前教师的数学课堂导入技能现状进行了调查,再从三个班中随机抽取4-5名职前教师组成三个数学课堂导入技能小组作为重点跟踪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对他们数学课堂导入技能的课例研究过程进行干预,并采集相关量性数据、文本数据、视频数据以及访谈录音数据,对基于课例研究下的职前教师数学课堂导入技能提升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为期两周的研究时间,职前教师们历经两轮课例研究训练,笔者通过量性分析和质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职前教师对导入技能的基本概念、使用原则、注意事项的认知比较模糊,绝大多数职前的数学教师认为自己的导入技能水平欠佳。绝大部分的数学职前教师不是非常重视课堂导入,实践操作中导入技能水平普遍较低。2.职前教师在经历了导入技能的课例研究后,对导入技能启发性、趣味性、适时性的认知和实际运用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调查问卷后测来看,所有职前教师实践导入技能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对导入技能的合情运用能力明显有所进步。3.课例研究中,职前教师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同伴突破困难,化解难点突出重点的方式方法,进而取长补短。通过集体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还能开拓思维,同课异构,对一个课题产生多种多样的导入方法,课例研究推动了职前教师去实践,又凝聚了集体智慧促进每位职前教师在实践中学有所获。4.完成两轮课例研究后再次向职前教师发放问卷,由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对此可知,职前教师们在课例研究后对数学课堂导入技能的基本概念、使用原则、注意事项的认知都有显著提升,对导入技能之于一堂课的重要程度以及在教学设计中对导入设计的注重程度的认知也明显提高,并且,从问卷中对“对数”概念进行导入的小设计这道主观题来看,职前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导入水平有非常大的提高,导入技能水平在课例研究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其他文献
光场调控是当今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光场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光场的有效调控将推动光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光场调控主要集中于标量光场,即偏振态在空间上呈均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条码识别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制造、通信、交通运输、生物医疗、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领域。在当前使用的条码种类中,一维条码存在信息容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招生政策推行至今,推荐免试生人数大幅增长,并由此引发了硕士研究生学业表现问题的热议。基于此,本研究从各高校选拔出的推免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学术能力与培养潜质这一问题入手,探讨推荐免试生学业表现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深入探究推免生学业成绩和科研产出的影响机制。研究以E大学为例,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2018届全体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业表现及学习科研心理
网络技术发展下的新媒体层出不穷,直接引发了全民参与的自媒体运动。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但内容制作方面良莠不齐,很难有出众的作品。近年来专业的自媒
近代以来,中国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城镇化历程并持续至今。这一进程在小说上同样有所表现,随着1990年代起进城女性的增加以及关注、写作进城女性形象的作家随之增多,“
存托凭证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因可以跨境发行融资被全球广泛运用。中国存托凭证(CDR)的提出,不仅可以服务新经济,促进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同时可以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需求,促进我国资本的双向流通。但是在现行法律制度下,CDR的试点和推进还存在着法律和监管风险,需要解决存托凭证法律性质、投资者身份、发行人认定、信息不对称和管辖权冲突等问题以便于保护境内投资者的权益。构建和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首要解决的问
作为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日益增加的生态环境压力,随之产生了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反过来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探讨城市化质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区域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海峡西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为2003—2017。首先,构建包含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经济城
国家形象指一国在其他国家人们心目中的综合评价和印象,主要体现在别国主流媒体的“建构”上。在社会建构论中,“环境”是国家形象建构的一项指标,而在环境问题日益全球化及备受关注的当下,作为“国家形象”分支的“国家环境形象”更与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往来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在这个背景下,“气候变化”作为当下最热门的全球环境议题,其背后浮动国际关系、环境外交,更是权力和话语权的争夺。而当节能减排渐成全球共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