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但能源危机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在不断减少。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相变材料(PCM)是一种通过自身相态变化来实现能量存储的物质,其在太阳能热或者废热储存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然而,在热能的吸收和释放过程中,相变材料总是伴随着相态的转变,可能会发生泄露或者腐蚀其他材料。为了提高相变材料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但能源危机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在不断减少。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相变材料(PCM)是一种通过自身相态变化来实现能量存储的物质,其在太阳能热或者废热储存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然而,在热能的吸收和释放过程中,相变材料总是伴随着相态的转变,可能会发生泄露或者腐蚀其他材料。为了提高相变材料的利用率,通常需要用高分子聚合物将其包覆,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相变微胶囊。而室温相变微胶囊的潜热较低,不利于微胶囊的高效利用。本文致力于制备具有高储热性能的相变微胶囊及其相变流体的性能优构。首先,制备了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树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覆正十八烷的两种相变微胶囊。两种微胶囊的外形都为球形,MUF微胶囊的粒径约在10-25μm,而PMMA微胶囊的粒径约在25-50μm。在相同的制备条件下,MUF相变微胶囊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达到了194.5 J/g,而PMMA微胶囊的潜热仅167.5J/g。乳化剂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阴离子乳化剂SDS制备的MUF和PMMA相变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均一,表面光滑呈球形,破损少,且无团聚现象。而非离子型乳化剂吐温80和曲拉通X-100制备的相变微胶囊的粒径大小不一,有一定程度的团聚,破损率高,且相变潜热相对较低。然后,在上述实验基础上,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以氧化石墨烯(GO)/正十八烷为芯材,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树脂为壁材的相变微胶囊。系统的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的添加量对微胶囊的影响,并通过FTIR、SEM、XRD、DSC和TGA等手段对微胶囊的形貌、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正十八烷基异氰酸酯(OI)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可以在油相中稳定的分散,且其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微胶囊呈直径10-25μm的球形,但当GO加入过量时,其出现了团聚现象。微胶囊的熔融和结晶过程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加入而提前,但其包覆率和热焓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增加而减少。GO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微胶囊的导热性能,当其添加量为0.4%时,导热系数增加了33.7%。最后,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以正十八烷为芯材,密胺树脂为壁材的相变纳米级胶囊;通过超声搅拌将相变纳胶囊和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得到复合相变流体。并对其性能进行优构,进一步得到储能密度大、导热率高、分散稳定性及循环使用性良好的复合相变流体。实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处理过的多壁碳纳米管,其表面带有大量的-OH和-COOH等亲水性基团;合成的正十八烷相变纳胶囊,为直径200~400nm的表面光滑的圆球形;复合相变流体的导热系数随着多壁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复合相变流体导热系数的提高量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Zeta电位测试结果显示,当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和CTAB的用量都为3.3%时,复合相变流体的分散稳定性最好;DSC结果显示,复合相变流体使用前、后烘干物的熔融焓和结晶焓都在110J/g左右。
其他文献
基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是乌克兰的第二所孔子学院,也是当前在乌克兰运营时间最长的孔子学院。该孔子学院依托基辅国立大学汉语中心所设立的HSK考点,确立了从零基础汉语入门到HSK考前辅导的整体汉语教学体系,开设覆盖各水平及年龄段的汉语教学班级,并辐射周边各大高校及中小学校。孔院本部与教学点均开设了汉语综合课、语音课、语法课和词汇课,以及专门为高校学习者开设的HSK/HSKK3-5级课程。2018年以来孔子
气体静压节流器的动静态特性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和重点。本论文针对采用等效电路法研究气体静压节流器的动静态特性时气阻没有完整且统一的定义的问题,拟通过研究与小孔节流结构类同的毛细圆管,首先建立适用于毛细圆管的气阻定义,为后续建立具有普适性的气阻定义做基础。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流体力学相关知识,得到了适用于绝热条件下高速可压缩流的伯努利方程和压力损失计算公式。据此,进一步提出了适用
趋化现象在生物界中具有普遍性,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对其研究有助于探素生命系统发育机制进而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上世纪70年代以来,数学家们对趋化现象建立了数学趋化模型,。主要体现在生物除污、生物固氮、石油开采、传染病预防、病理学(如癌细胞扩散,胚胎发育等)和生物繁殖等。利用偏微分方程组研究趋化现象已经成为偏微分方程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至今,趋化模型仍是偏微分方程领城的一个研究热点。本
分子激发态质子转移过程一直是原子与分子物理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激发态质子转移分子在光学材料、荧光探针和化学传感器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通过改变外界环境因素,调节激发态质子转移分子的光物理性质,实现对分子激发态质子转移过程机制的有效调控,有望为发光器件性能的优化、分子开关和传感器的设计等提供理论基础。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金刚石对顶砧高压技术和含时密度泛函理
单分子磁体(Single-Molecule Magnets,SMMs)由于在撤去外加磁场后能保持磁化性质且具有慢磁弛豫行为,因此有望广泛地应用于高密度信息存储、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其中,过渡金属Co(II)和稀土金属Dy(III)具有未猝灭的轨道角动量和强的磁各向异性,所以成为构筑高性能单分子磁体的最佳载体。随着越来越多单分子磁体被合成报道,科学家们发现影响它们慢磁弛豫行为的各种因素层出不
近年来,随着点云数据获取难度不断降低,以及相关处理算法的发展,点云在三维重建、地理测绘、虚拟现实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技术的限制,现有设备获取的点云往往存在分布不均匀、有大量冗余点、包含一些噪声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在点云重采样技术上做了大量的研究。点云重采样指的是优化点云的位置和分布,以提升它在后续应用中的效果,它主要可以分为上采样和降采样两个方向。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
肺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肺结节的检测和分割技术是早期发现并且诊断肺部肿瘤的关键技术。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诊断肺癌的医学影像学手段之一。然而,在进行CT检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CT图像在成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引入了许多噪声。直接使用未经过滤波处理的CT图像进行分析,会对医生的诊断造成很大的干扰。此外,C
相对传统平面显示技术,立体显示技术能够传递额外的深度信息,更加全面地对现实场景进行还原,并且带来独特的视觉冲击和全新的互动方式,因而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业界的研究热点,立体显示技术在军工装备、医疗手术、传媒娱乐、设计建模等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自由立体显示技术是可以直接通过裸眼观看获得三维立体效果的显示技术。由于光学结构的限制,传统的实现方案通常无法支持多人动态观看。为了解决该问题,自由
Lur’e控制系统是一类典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在飞行器控制、航空航天控制、液压伺服控制等许多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工程实际背景.对Lur’e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前苏联著名科学家Lur’e在研究飞行器自动驾驶仪时提出.切换系统在控制界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其他领域,如生物生态科学、社会科学、交通运输、能源环境等领域也大量存在.如,生物细胞的生长与死亡、飞行器的起飞、穿越与降落,服务器
凋落物分解是驱动陆地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重要过程。该过程在微生物、动物的作用下完成,受气候和凋落物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微生物通过产生胞外酶,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解成可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并释放养分物质。微生物包括真菌和细菌,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真菌通常占主导地位。土壤动物可以破碎凋落物,改变凋落物的结构,为不同生态位微生物的定居提供合适的环境,一些土壤动物还可以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改变凋落物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