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外表面清洗剂配方的设计与改进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的高速铁路的快速的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高铁动车外表面专用清洗剂的需求量持续快速增长。高铁动车外表面清洗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溶剂或水溶助长剂、清洗助剂、缓蚀剂等。开发高铁动车外表面中性专用清洗剂,研究清洗剂的清洗力、金属腐蚀性、储存稳定性及漆膜表面性能影响等,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通过乳化实验、接触角实验、起泡(消泡)实验以及去污力实验等,进行了配方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及清洗助剂的初选。通过溶剂与表面活性剂相容性实验和油污在溶剂中的溶解实验,完成了对配方中溶剂的初选。通过各组分用量的正交实验,得到了该清洗剂的初始配方A。该配方采用3%AEb和4%13a作为表面活性剂、3%柠檬酸等作为清洗助剂,10%醇醚E4作为溶剂,并且采用1%苯并三氮唑(BTA)、1%苯甲酸钠(SB)和5%三乙醇胺(TEOA)的混合物作为缓蚀剂。针对高铁动车外表面清洗剂的特殊应用需求,本文开发了四种改进的洗涤剂配方。在初始配方A中加入3%过碳酸钠获得改进配方B1,可有效清除车体表面顽固性污垢;添加2%BTA,12%TEOA,2%亚油酸,3%铝缓蚀剂(CIA),3%防锈剂C获得配方B2,可显著降低金属腐蚀性,适于高温清洗场所;通过控制配方A中BTA浓度不超过0.5%,或者在配方中加入适量的二甲苯磺酸钠(SXS)获得配方B3,清洗剂可在60℃条件下保持不发生分层和沉淀,改善高温稳定性;在初始配方A中加入0.25%嵌段聚醚L61,制备了低泡清洗剂配方B4,减少了清洗过程产生的泡沫量。研究结果表明,本论文得到的初始配方A和四种改进配方B1、B2、B3、B4均满足《动车组外表面清洗剂》(Q/CR 468-2015)标准的要求。改进后的配方在清洗能力(配方B1)、耐高温腐蚀性(配方B2)、高温稳定性(配方B3)或低泡沫清洗(配方B4)等方面分别表现出较好的特殊应用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规则可调的纳米级孔径、可裁剪的表面化学、较高的热稳定性等优良的特性,MOF材料已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在大多数应用中,MOF材料通常是以粉末的形式存在的。但在一些特殊应用中,需要MOF材料以膜层的形式被固定在一定的基底上,比如基于MOF材料的分子、离子的选择、催化、传感等器件。为了进一步优化MOF器件的性能,往往可以从微观和介观(膜层形貌、厚度、晶体缺陷)的角度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