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性设施,是夯实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可以满足农田灌溉,可以促使农作物增收,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的保障。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频繁的发生旱灾,凸显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的问题,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大新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农业是大新县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以粮、林、牧、副、渔五业为主体。大新县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能够被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却相当缺乏。当前,大新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水平低下,严重的制约了大新县农业的发展。基以上述认识,迫切需要我们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总量,实现大新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高效率,以提高农业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分析了大新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基本情况,并对大新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文章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定义进行界定,提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特点以及作用,分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内容和供给的目标,并运用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等三个方面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进行探讨。第三部分通过对大新县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大新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提出解决大新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