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东欧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是通向欧洲市场的“桥头堡”。作为世界主要的新兴市场,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发展阶段相似,人均收入相近,经济互补性较强,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中东欧与西欧市场高度一体化,也成为中国产品和资金加入欧盟国家市场的关键媒介。尤其最近美国开始进行战略东移,加上欧债危机的出现,使得中东欧针对美国、欧盟的依存度缩减,更倾向于和中国进行贸易。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据了四分之一,它们是“一带一路”方针的关键组成部分。中东欧是亚洲和欧洲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中国向外投资的关键地区。现阶段中国已和中东欧地区建立频繁的贸易往来关系,于2017年共同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一同发展并落实“1 6+1”模式,协助中国针对中东欧投资规模的稳步提升。中东欧不止是关键的新兴市场,在“一带一路”里也扮演关键角色,是中国企业走向欧洲市场的试水台。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关系有所深入。所以本次研究重点关注中国针对中东欧的投资现状后,着重研究了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此问题具有深远意义,能够为中国企业向中东欧国家投资提供指导性建议。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中国对中东欧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然后介绍了文章的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文章的结构框架和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理论基础,从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理论四个角度论述。第三部分分析了目前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的发展情况,立足投资规模、投资行业、投资地区等要素,对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的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整体来看,中国对中东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出现持续上升。2013年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后中东欧地区最大的投资国。投资区域表现不均衡,集中在匈牙利、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五国,东南欧的国家投资较少。中国对中东欧投资分布广泛,涉及通信与金融、基础设施、能源、机械制造、高新技术及农业等领域,中国对中东欧地区投资呈现多样化特征。但整体来说还是存在投资领域相对单一的问题,多流向制造业,产业合作层次偏低,多集中于加工制造等低端领域,缺乏对特色产业的挖掘。第四部分理论分析了中国对中东欧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认为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的影响因素有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金额、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水平、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和技术水平以及东道国的政治稳定度。第五部分从全样本以及分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的影响因素,认为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动机为市场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并非资源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政治越稳定的国家,越可以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投资存在国别差异,工业优势突出的维谢格拉德集团与斯洛文尼亚是中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地区,而基础和能源领域投资主要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国家。为今后中国企业向中东欧国家投资提供经验指导与措施参考。本文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创新,在研究视角上,锁定在中国对中东欧直接投资的动机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研究方法上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做实证检验,分析各个动机因素对整个OFDI投入决策影响机理。在回归分析上对中东欧16国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分别研究中国对该区域投资的选择因素,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但本文在数据方面和研究方法上仍有一些不足,数据未能观测到微观层面,未能采用更加深入的如多层logit模型等对中国对中东欧投资影响因素进行更加细化和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