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和宏观经济冲击的频频发生,银行类金融机构损失巨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压力测试是测定在极端不利的经济环境下,经济冲击对银行所造成的最大损失的方法,多用于评估银行的信用风险状况和承压能力。目前,压力测试已被国外各类银行机构普遍应用,我国银行自2003年也逐步引入压力测试进行研究和运用,但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压力测试模型体系。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资金来源,其经营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如何准确的评估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状况、合理控制信用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宏观经济冲击使得信用风险升高所造成的损失,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稳步发展的关键。本文以陕西宝鸡A县农村信用社为例,采用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估其信用风险的主要指标,运用Logit模型,将其转化为综合经济指标Y,并对因变量Y与自变量(相关区域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虚拟情境假设法,评估区域宏观经济因素变动对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风险的影响。本文共有五个章节,依次对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利用数据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试,最终得出结论和建议。第一章是对选题构思、相关研究和文章思路的描述,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总结归纳、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基本概念的介绍、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要求和结合农村信用社实际的问题分析。第三章首先是通过比较各类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从而凸显压力测试的必要性,其次是介绍压力测试的概念、方法、流程,最后对压力测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分析阐述。第四章是本文的重要部分,是对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实证分析。即利用调研和官方网站的数据,借鉴现有研究成果,通过SPSS.18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压力测试模型。设置压力测试情境,运用回归模型执行压力测试并得出结果。第五章是在得出压力测试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结论分析,并根据所得结论提出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见与建议。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研究对象,用压力测试的方法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得出相关结论,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显示,宝鸡市实际生产总值增长率(R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实际存贷利率(DR、LR),以及农村居民消费物价指数(RC),对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影响显著。在区域实际生产总值增长率大幅下降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下降两种极端情境下,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也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