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隧道火灾监测的高精度可视化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技术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273683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本征安全、抗电磁干扰、寿命长、耐腐蚀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中。相比于其它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是以光纤作为传感媒介和传输媒介,因此可实现对传感光纤沿线温度、应力、振动等物理量的连续分布式监测。
  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技术是基于拉曼散射温度效应,用于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的光纤传感系统,如应用于交通隧道火灾监测、天然气输气管线渗漏监测、智能大坝水位温度监测等。然而,现有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技术存在测温精度偏低、传感距离受限、以及温度显示是基于一维“温度-距离”曲线或“列表”方式,无法将光纤沿线的温度突变区域(如局部火灾)快速定位到实际的三维空间环境中。上述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技术工程应用性。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两种新型温度解调方法以优化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技术性能指标,有效提升了系统测温精度与温度分辨率。另外,针对现有拉曼温度传感技术在温度突变区域定位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温度可视化定位技术以实现对光纤沿线温度突变区域的快速、可视化定位。最后设计了一款面向隧道火灾监测的温度可视化定位上位机操作系统。本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理论分析了激光器输出功率不稳定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光源动态差分补偿技术。该技术通过补偿激光器输出功率不稳定,有效优化了系统测温精度。补偿激光器功率波动后,在9.60km和18.27km传感距离处,系统的测温精度分别从9.2℃优化至1.1℃,7.0℃优化至1.9℃。
  (2)理论分析并验证了瑞利噪声对系统性能影响,提出了一种瑞利噪声抑制方法以消除拉曼背向散射光中夹杂的冗余瑞利噪声。该方法基于两次温度定标过程以动态消除瑞利噪声串扰,有效提升了系统测温精度与温度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消除瑞利噪声后,在9.1km传感距离处系统测温精度从6.2℃优化至1.7℃,在10.0km传感距离处系统温度分辨率提高了1.5℃。
  (3)针对现有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技术在长距离隧道火灾定位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面向隧道火灾监测的温度可视化定位技术。该技术基于参数化建模软件Solidworks(SW),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以及数据处理平台MATLAB,可将传感光纤沿线的温度突变区域快速定位到实际的三维空间环境中。最后,开发了一款面向隧道火灾监测的温度可视化定位上位机操作系统,并设计了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操作系统在可视化定位方面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问题作为激光生命科学的基础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成为当前组织光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生物组织是一种复杂介质,这种复杂性是通过光在生物组织中传输时的散射相函数描述的。考虑相函数的辐射传输理论的高阶近似理论-P3近似比漫射近似理论能准确描述光源附近或强吸收组织的光辐射分布。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生物组织相函数及其高阶参数,并对基于P3近似理论的光源附近组织的光传输问题进行了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以相似关系为纽带,将辐射传输理论、P3近似和漫射近似联系起来,使整个理论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创新数学教学,巧妙引入新知。充分展示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在二次备课中的主动探索一堂数学课的"开头"的外延与内涵。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引入的案例 联系实际主动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2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我国的人口结构、就业观念以及高考报考人数的减少,将会导致独立学院的招生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是独立学院办学面临的新问题。我校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特色可以概括为:明确了培养目标,强化了实践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特色专业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级特色专业资助项
期刊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
期刊
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笔者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主问题,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提问方式。提纲挈领指提住网的总绳,提住衣服的领子,喻指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而提纲挈领式的提问,是指通过设计一个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辐射性的问题,引领学生主动、科学、有序地研读课文,逐层深入地进行课堂活动的阅读模式。  一、主问题提出的背景  1.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值得现代教学学习和采用的教学方法,诸如
期刊
在学习物理概念中,不能"望文生义",要把握概念的本质特性,弄清概念的含义,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利用物理概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理解物理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在分析物理过程或分析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去理解物理概念本质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总是建立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基础上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更需要学生了解其形成的具体的物理过程,例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再次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具有形象、直观、具体等优点,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建构数学知识。可见,动手操作是帮助学
期刊
拿什么给你--我的学生,我常常这样反问自己。难道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吗,显然不是,应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给学生所需。当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脑中还能留下来的,还能记起老师所教给他的,还能用到老师所教给他的,我想这些就是我们要给学生的。在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今天,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能力的发展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教师拿什么给学生,靠
期刊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文社科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愈加旺盛,对实践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应用型高校文科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的探讨,提出"三结合"的建设思路,并结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实践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文科 校内 实践教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15-02  一、 应用型高校文科
期刊
目前,很多院校开设的专业课在授课方面仍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影响了专业课的授课质量和效果。我们以《动物繁殖学》课程为例阐述专业课的课程建设,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优化专业知识结构,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以达到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这一目标。面对目前的我国课程的授课体系的现状,从存在的问题出发,讨论改进和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