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3O4水热合成及其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0612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立方体Co3O4,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分析(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其晶相、形貌、官能团、比表面积、元素价态等进行分析,并在高温高压水热反应釜中对Co3O4水热解聚木质素磺酸钙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Co3O4制备条件优化,适宜的工艺参数为:以Co(NO3)2为Co源,Co2+初始浓度为0.4 moL·L-1,以NaOH为沉淀剂,溶液pH=9,晶化温度T=220℃,晶化时间t=24h,生成Co3O4呈立方晶相,其结晶度可达98.47%,平均粒径为80-90nm,孔容为 0.059 cm3·g-1。(2)Co3O4生长动力学曲线呈“S”型,适宜范围内,晶体的成核速率与温度成正相关,升高晶化温度能够缩短Co3O4成核期,且晶体的生长速率增加。利用直线斜率和Arrhenius方程求得Co3O4的成核表观活化能为Ea=21.853 kJ·mol-1、生长表观活化能为Eg=32.637 kJ·mol-1。(3)当以乙醇为水解体系时,液相产物收率为33.92%,酚类化合物选择性为50.74%;以水为水解体系时,液相产物收率为38.92%,酚类化合物选择性为47.6%;以水-乙醇为水解体系时,液相产物收率为62.37%,酚类化合物选择性为53.3%;当体系为水-乙醇-甲醛溶液时,液相产物收率为69.51%,酚类化合物选择性为69.95%,其中H(苯酚类)、G(愈创木酚类)和S(紫丁香酚类)化合物的选择性是35.37%、15.8%和18.78%。由固体残渣GPC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经过水热解聚后的木质素磺酸钙的分子量明显降低,说明木质素磺酸钙被解聚,且解聚效果良好。(4)经循环催化4次后,液相产物收率仍达到64.37%。液相产物中H类化合物选择性为34.13%,G类化合物选择性为14.34%,S类化合物选择性为17.49%,E(酯类)化合物选择性为18.27%,A(醇类)化合物选择性为6.41%,O(其他类)化合物选择性为3.24%,酚类选择性高达65.96%。此时活性金属Co价态未发生变化,以Co2+和Co3+的形式存在于Co3O4,其催化活性高及稳定性好。
其他文献
秧歌是革命文艺的重要符号。一般认为,延安文艺座谈会是秧歌纳入革命文艺话语的转折点。新秧歌运动的兴起,也被视为政治意识形态形塑革命文艺的经典案例。回到历史的现场,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文艺史的长时段来考察,新秧歌运动也是延安戏剧运动乃至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逻辑产物。除了政治与文艺构成的张力之外,秧歌固有之歌舞性与新秧歌运动中引入的戏剧性之间的张力,是推动革命化秧歌从"新秧歌"到"秧歌剧"再到"新歌剧"流变的
在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教育改革开始着眼于培养核心素养和跨学科、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将"创新"一词贯穿始终。STEM是跨学科教育理念,倡导问题解决,重实践操作,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彰显了一种学习文化。STEM教育旨在培养复合式创新人才,早期教育是人发展的奠基阶段,创新素养的培养应从早期教育抓起。
为了有效评估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情况,该文提出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作为指标动态监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外生态植被情况的方法,并基于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其变化趋势,较好地反映了房山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施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房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呈现西北部山地区域高、东南部平原地区低的特征,并在2014—2019年6年间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在2019年生态保护红线内植被NPP均值达到最大,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家长最为关注的教育环节,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决定着幼儿是否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在步入小学时能够快速适应。因此,幼儿教育为了满足相关部门的教育要求以及幼儿家长的教育需求,不断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STEM教育理念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全新教育理念,各学科知识进行了整合并落实于幼儿教育中,可以实现幼儿在此教育理念下各项能力、各类知识的全面成长,达到幼儿教
STEM课程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整合在一起,促进学习者的真实性学习,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理解力。研究发现:围绕STEM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能够有效组织科学探究、技术素养、工程设计与数学思维,整个过程包括STEM大概念的确认以及STEM课程教学的设计两部分内容。展望未来,围绕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研究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STEM课程的核心要旨以及STEM大概念的根本内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要科学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积极开展创新性的中小学体育拓展学习活动,以达到增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目的,从而高效地完成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和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目标。教师要将微课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逐步开阔综合性的学习视野,积极参与创新性的学习活动,进而构建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协调国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为研究区,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选取6个指标评价生态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价生态保护红线现实生态位与理想生态位的匹配程度,据此划定江苏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结果显示:(1)极度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区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83%,主要分布在苏北丘岗区、江淮湖荡区、西南丘
STE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教育理念,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思维的跨界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与STEM教育有着诸多相同之处,这也为STEM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开展跨学科教学,可以擦出精彩火花。
生物学业质量是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完成情况为标准进行评价的。其分为四个水平,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所有学生和选择生物学纳入高校招生录取的学生各应达到的标准是不同的,所以试题命制时的信息的呈现方式和问题的设置都有所不同。
教师在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为其选择合适的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课程项目。考虑到学生对跑步训练的排斥性,教师应避免在课上进行单一的跑步训练,根据学生的学习喜好,合理地设计体育课程和体育内容,对传统单一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