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存在主义文学大师,阿尔贝·加缪虽然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但他一开始从事创作就立在通过文学表现其哲学思想,他的小说、戏剧运用了大量非单义的象征笔调,富有哲理,使象征意义符合其哲学理念。加缪小说创作的目的是想当醒世作家,正如他所言:“我们最伟大的醒世作家不是箴言的制作者,而是小说家。”因为小说家具有仁者之心,对世人充满深厚的激情。加缪将自己定位为“艺术家”,他的创作充满艺术性,他的散论充满哲理性,他的文章和生命哲思激励着我们探索社会,实践人的价值。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他的“写作之夜”中,史铁生将写作和他的生命连结在一起,他以笔为剑,以梦为马,用残缺的身体道出了丰富深奥的哲理思想,用苦难的生存体验冲出了一条光辉的的生命大道。他充满智慧的语言温暖着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消费时代,当今文坛大多数作家被商业化裹挟,越来越少的人沉下心来思索人的生存状况。在此,史铁生是一个例外。在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他永远尊崇自己的内心,用势不可挡的勇气和决心,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透过加缪和史铁生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两位作家都关注人的生存困境问题。进一步比较两人作品内涵,不难发现他们的生命哲学思想既相似又不同。加缪生命哲学的内涵是承认世界的荒诞性,并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反抗中获得生命价值;史铁生生命哲学的内涵是超越自身局限,在苦难中探索生命奥义。本文以加缪和史铁生的主要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鼠疫》和《务虚笔记》两部作品,辅以两位作家生存背景,通过比较分析两人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来揭示加缪和史铁生的生命哲学的成因、契合点和差异之处。在比较研究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先从加缪和史铁生的家庭出生、成长轨迹出发,来说明个人成长经历对两人生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再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分析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对两人生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最后从文化环境入手,分析现代主义哲学流派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两人生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章,透过作品比较两人对生存困境的体验和探索,来寻找加缪和史铁生生命哲学思想上的契合点。首先揭示在荒诞和苦难的世界面前,两人孤独、绝望的生命体验以及对荒诞、死亡的生命本质的认识;然后论述两人面对荒诞和苦难时的态度和行动,即正视欲望、拒绝自杀、注重生命过程。第三章,揭示两人文学创作中的生命哲学的差异,即加缪更注重在荒诞中进行反抗,史铁生更注重在苦难中追寻幸福。并分析比较造成差异的原因,即两人在哲学起点、宗教情怀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