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式学习简称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产品为目标,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其研究素材来源于生活,具有多样的评价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提高能力水平,进而解决问题,产出成果。首先,第一章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在第一章中,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六部分。其中前三部分为背景性陈述,对当前阶段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适应传统生物课堂的项目式学习模式构建,开发在此模式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第二部分,对适应传统生物课堂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实验检验。其次,第二章进行第一部分内容的研究。在第二章中,对项目式学习在中学生物课堂中进行操作的通用模式进行阐述,基于通用模式基本流程,展示《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两个授课案例。两个案例均采用一致的教学流程,并且教学流程的各关键环节的素材选取、材料准备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如资料卡片的内容选择可以参考教辅图书和教师用书,在实践层面增加了可操作性。再次,第三章进行第二部分内容的研究。在第三章中,通过对照实验,检验了为期半个学期的项目式学习方案实施效果。对前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行性;对后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前测成绩与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基于数据定量检验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生物学科知识水平提升是否有效,最终得出“适应传统生物课堂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知识水平有效且效果显著”的结论。最后,第四章、第五章中,提出建议,总结和展望。其中根据实施经验,提出适应传统课堂的项目式学习的六个建议,包括:素材选取本土化、教学流程统一化、研究过程自主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表扬激励及时化、课后习题精选化。认为:当前高考仍然作为人才选拔的主要机制,在此背景下,完全意义的项目式学习在全国范围,尤其是教育相对落后、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推广和实施困难重重。如果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无法一步到位,可以先迈出一小步,使项目式学习在保证其核心理念和育人价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适应传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