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失眠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其能引起多种躯体及心理疾病。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失眠人群有年轻化趋势。中青年是家庭的支柱,是社会的主要力量,如果罹患失眠则对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危害,其并发的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则使社会家庭的负担更为加重。因此,中青年的失眠则更加需要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分析,明确中青年失眠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对其中医分型的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归纳中青年失眠患者的临床常见证型,旨在为以后的社会干预及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并根据本课题的研究要求及条件,连续收集2014年8月-2014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芳村分院、二沙分院神经心理门诊就诊的中青年失眠患者258例及中青年非失眠患者201例,记录两组入组者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一般情况、躯体情况及生理情况,并对相关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生活事件量表(LES),睡眠卫生意识和习惯量表(SHAP)等相关失眠量表的评定,同时记录调查组患者的中医辨证资料。并使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软件、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及统计图表制作,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筛查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女性中青年失眠患者人数明显要比男性多,女:男=3:1;年龄分段以46~50岁患病率最高;其次为41~45岁及56~60岁,第三位为26~30岁。2.中青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PSOI评分)与年龄、工作或学习紧张呈正相关。3.与对照组相比,失眠组在性别、运动情况、不良嗜好、身体状态、慢性病、手术外伤及输血史、乘车/船/飞机、光线及噪音影响、环境的冷热及改变、运动量减少、工作或学习紧张、前途担忧、负性生活事件、睡眠卫生意识及习惯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将其通过多因素筛查,得出担忧前途、负性生活事件、睡眠卫生意识及习惯为中青年人群失眠发生的相关因素,其中睡眠卫生意识好是保护因素,差则是危险因素,其余为危险因素。4.中医证型在中青年失眠患者中呈现为肝火扰心证最多、心脾两虚证次之、跟着为痰热扰心证、心胆气虚证和心肾不交证的分布;中医证型分布受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收入状况影响因素;其中肝火扰心及痰火扰心证之实证对于年轻患者更为多见,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及心胆气虚证之虚证更常见于年长者;文盲、小学或初中及高、中专者以心脾两虚证为主,大中专以上患者以肝火扰心证为主;单身、分居/离婚者以肝火扰心证、痰火扰心证之实证为多见;已婚者则以心脾两虚证多见,丧偶者以肝火扰心证及心胆气虚证多见;中、高收入患者中,以肝火扰心证多见;在低收入患者中,以心脾两虚证多见,其次为肝火扰心证;在单一证型中,相较男性而言,女性患者以肝火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及心胆气虚证多见。结论:(1)中青年人群中,女性容易罹患失眠,且患病年龄段以46~50岁多见,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担忧前途、负性生活事件刺激及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2)中青年失眠患者中医证型以肝火扰心证多见,且证型分布受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收入状况的影响:在女性患者则以肝火扰心、心脾两虚及心胆气虚证证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