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喹啉醌对神经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复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级联反应其中一环是细胞凋亡,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康复。近期国内外研究表明,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 ,PQQ)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而氧化应激反应被认为是导致凋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研究吡咯喹啉醌(PQQ)是否具有抗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吡咯喹啉醌(PQQ)对体外培养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株氧糖剥夺/复氧模型(OGD/R)的影响,在细胞水平探讨PQQ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PQQ预处理Neuro2A细胞后,通过无氧密闭盒和无糖培养液,建立氧糖剥夺模型。取复氧后6h这一时间点,观察PQQ干预对Neuro2A细胞的细胞形态、存活率、凋亡率以及氧化应激检测指标活性氧(RO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影响。细胞形态学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存活率采用四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ROS和GSH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一.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OGD 2h复氧6h后Neuro2A细胞形态出现严重损伤,6.4μM和12.8μM的PQQ预处理有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二.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OGD 2h复氧6h后,0‐12.8μM的PQQ预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呈逐渐增高趋势(P<0.05)。三.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凋亡率:OGD 2h复氧6h后,6.4μM、12.8μM的PQQ预处理组和OGD无保护组相比细胞凋亡数逐渐减少(P<0.05)。四.PQQ预处理后细胞内ROS生成减少(P<0.01),GSH水平增高(P<0.05),与氧糖剥夺/复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一.PQQ对神经细胞氧糖剥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PQQ对氧糖剥夺损伤的Neuro2A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细胞凋亡率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摘要】古今学者皆把《诗经·卫风·氓》作为“弃妇诗”的代表作,女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与忠贞被弃的悲惨命运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同情,“氓”的始乱终弃则被读者所痛恨,其实不然。笔者试图回归文本本身,以文本的内容为依据,为“氓”正名,认为“氓”对女子的情感从头到尾都是真诚的,婚姻的破裂并非由于“氓”的始乱终弃,而在于婚姻与恋爱的矛盾。  【关键词】《氓》;爱情;婚姻,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6 【
【摘要】人类在现实中所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其一定的原型,各个学科都能在生活中寻找到原型,原型教学旨在探讨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策略,再指导高中宋词教学,寻找高中宋词教学新方法,提高高中宋词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原型理论;高中宋词意象;原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原型与原型理论  在柏拉图看来,这个相似“原型”概念的“理式”是
【摘要】现代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当下学生现代诗歌学习的热情和重视程度均有所欠缺的现状,在教学中介绍诗歌创作背景知识,进行情感渗透,加强诵读指导,对唤起他们诗歌学习的积极性,学会欣赏诗歌,乃至爱上写诗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现代诗歌;体悟;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现代诗歌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具有语言凝练、形式自由、意涵多样、音韵和谐等
背景和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升高,且与心血管风险呈正向相关。高分子量(high molecular weight,HMW)的脂联
【摘要】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荷塘月色》中的“田田”,教材将其释作“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虽有《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作铺垫,但多少还是令人有些费解。在此,追本溯源,从探寻字的本义入手,对“田”“陈”可以互通做了一些梳理,认为如果将“田田”先释作“陈陈”,自然对教材的释义认识就更加深刻。  【关键词】田田;田;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荷塘月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