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与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沟通的重要渠道,然而传统审计报告因模板化的审计内容而难以满足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为提高传统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相关国际机构先后开始修订审计准则,如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FRC,2013)、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2015)、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2017)等。各国发布的最新审计报告系列准则中,均强调增加“关键审计事项”(Key Audit Matters,KAM),旨在通过审计过程及应对程序的透明化来进一步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在及时跟进国际准则最新变化后,我国财政部于2016年颁布了12项审计报告准则,其中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CSA1504)。新审计报告改革后,现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经济后果方面,如审计收费、审计质量、信息含量以及法律责任等。但目前文献较少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而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会受到公司特征、事务所特征,特别是签字会计师特征的影响。这是因为关键审计事项主要来自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或存在特别风险、涉及管理层重大估计和判断、重大交易或事项这三个领域。而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一方面需要签字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判断和独立性,从而能在关键审计事项段中传递自身感知的风险信息;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签字会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进一步细化,如2019年12月28日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强调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执业人员要重视审计过程中的信息披露问题,新证券法不仅加大了事后监督处罚,增加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以及事务所执业人员未勤勉尽责的处罚力度;而且新增了证券违法集体诉讼连带赔偿责任,提高中介机构的违法风险和成本,因此,关键审计事项段一定程度上属于风险披露段,可能会影响审计人员承担的法律责任。国内外已有很多文献探讨签字会计师性别差异可能带来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的差异,因此签字会计师性别也可能对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披露产生影响。具体来说,签字会计师性别是否影响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签字会计师性别是否会影响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文本信息含量?签字会计师性别是否会影响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结论性评价语气?不同内外部环境是否会对签字会计师性别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新审计准则强调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这一政策背景,为研究签字会计师特征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提供了契机。本文利用2016-2017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段的上市公司,考察了签字会计师性别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相比于男性签字会计师,女性签字会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无显著差异,这是因为大多数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集中在2项,并无显著差异;第二,相比于男性签字会计师,女性签字会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可读性更好;第三,相比于男性签字会计师,女性签字会计师更愿意用积极语气进行结论性评价。进一步分析中,本文从企业、事务所以及外部信息环境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探讨女性签字会计师对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相比于国有企业,女性签字会计师在非国有企业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可读性更好;第二,相比于“小所”,女性签字会计师在“大所”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可读性更好,而且女性签字会计师在“大所”中披露结论性评价的语气更积极;第三,相比于上市年限较短的公司,女性签字会计师在上市年限较长的公司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文本可读性更好。稳健性检验中,在考虑第一和第二签字会计师顺序以及增加个人层面控制变量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为了进一步发挥注册会计师对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信息的积极效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不应同质化,事务所应当结合不同行业特征与公司特征,根据审计准则对关键审计事项进行适当披露。其次,无论是男性签字会计师,还是女性签字会计师,在采用个性化特征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同时,也应考虑文本的可读性和披露结论性评价,以向信息使用者传递更多有用的信息。最后,会计师事务所在招聘、培训和晋升注册会计师时,不应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女性的风险规避意识,无疑能够帮助其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为会计师事务所赢得声誉和信任。本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研究贡献与创新:第一,本文研究了签字会计师性别如何影响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含量,以及在不同公司特征、事务所特征以及外部信息环境下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情况,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二,本文从签字会计师的性别差异展开研究,分析签字会计师性别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数量、文本可读性以及结论性评价等的影响,丰富了签字会计师经济后果的研究。第三,本文站在审计准则制定者的立场上,从改变披露数量固定化、提高文本可读性和提倡披露结论性评价以及注意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性别比例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有助于审计报告准则的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