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net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储量逐渐减少和环境污染越发严峻,以新能源为基础的分布式发电技术逐渐引起了关注并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但是,在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孤岛效应就是重要问题之一,孤岛是指在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中,当电力网由于电气故障、设备检修或其它因素突然发生供电中断时,各个逆变器没有迅速的检测到此刻的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是继续向本地负载供电,形成了电网公司不可调控的自主供电的现象。孤岛效应产生后,增加了运行维护人员检修工作的难度、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对孤岛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孤岛检测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现状,然后概述了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其次,对孤岛检测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推导了孤岛效应发生时,分布式电源和负载功率匹配程度不同时,公共连接点处电压、频率发生偏移的大小关系。再次,详细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孤岛检测方法,孤岛检测方法可分为远程检测法和本地检测法,远程检测法是以通信为媒介的检测,本地检测法分为被动检测法和主动检测法。最后,针对传统频率扰动法检测时间较慢以及对电能质量影响较大的缺点,对传统频率扰动检测法进行优化改进,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孤岛检测仿真模型,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现有多逆变器并网条件下的孤岛检测方法的稀释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对SFS法、SMS法和改进AFD法三种方法的稀释性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搭建多源孤岛检测模型,对其进行仿真验证。论文通过对孤岛效应发生机理的分析,设计了一种结合相位突变和改进型频率扰动的方案进行孤岛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检测速度更快,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更小,具有更好的可靠性。通过对多逆变器并网运行时孤岛检测方法产生稀释效应的研究表明,SFS法会产生稀释效应而导致检测失败;SMS法受稀释效应影响不大,检测可靠性基本不变;改进型AFD检测法是单向扰动,不会产生稀释效应。
其他文献
磁感应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非侵入式的医学成像技术,本文对磁感应成像技术的研究侧重于硬件系统设计。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单通道测量系统设计,但同时也兼顾到多通道测量系统的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新型传感器线圈。本系统中使用的激励和检测线圈都是基于PCB工艺的平面螺旋线圈。线圈的两侧添加了梳状屏蔽层,减少了线圈的容性耦合效应和外界干扰。(2)采用正交鉴相法进行相位测量。在信号通道中加入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面对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的局面,太阳能作为无污染的纯净能源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未来势必成为解决能源紧缺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研究了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DC-DC变换电路、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案、DC-AC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以及孤岛检测方案。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效率,本文重点对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实现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扰动观测法和滞环比较法等算法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