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渗透技术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食品、医药等领域之中,其具有能耗低、操作简易、可持续发展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净化水技术”。如今,借助压力驱动的反渗透技术是淡水制备中最具有前景的技术。但由于我国对复合反渗透膜的研究开始时间较晚,虽然当前国内的反渗透技术发展迅速,但从整个反渗透领域来看,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探索与优化当前的复合反渗透膜制备工艺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以聚砜(PSF)作为基底物,聚乙二醇(PEG)作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溶剂,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与优化了基膜。通过基膜的水通量、截留率、水接触角、抗压性等测试分析,以及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考察了基膜截面结构,发现使用PSF-24wt%/PEG2000-22wt%的配比制备的基膜适合作为复合膜的基膜,其截留率较高(98.67%),具有一定的水通量(443L·m-2·h-1,0.2MPa)。其次在优化了基膜的基础上,实验使用了工业生产中较为常见的水相单体间苯二胺(MPD)与有机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聚合单体,探索与优化聚酰胺脱盐层的制备工艺。分析考察了水相单体浓度、有机相溶剂类型、界面聚合时间、后处理温度与时间对复合反渗透膜的性能与形貌影响,得到了一组较为优化的实验数据,其制备的复合膜在1.6MPa,2000ppm (mg/L) NaCl测试条件下,脱盐率>96%,水通量>45L-m-2·h-1。最后实验使用较为常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作为基膜表面处理物。发现使用SDS溶液处理后的基膜,其亲水性与水通量有了一定上升,但SDS离子的吸附力较差,易脱落。使用SDS改性后的基膜制备的复合膜,其截留率略有上升,通量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