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辽粳294等132个品种(品系)为试材,从水稻穗颈维管束性状株内茎间变异、类型间差异、亚种分类、形态建成、与形态性状的关系,环境条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1、水稻穗颈大小维管束数株内茎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但由于株内茎的次数分布呈正态分布,故研究中取中等株内中等茎为样本,研究群体穗颈维管束性状具有代表性,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
2、穗颈大、小维管束数之比和第2与第1节间大维管束数之比在籼粳亚种间差异显著,亚种内类型间则极为接近,类型间又无交叉重合,是较为稳定的亚种特性。这两个性状都具有作为籼粳分类的重要参考指标。
3、穗颈节开始每长出1个一次枝梗,穗轴通常减少1条大维管束,但也有减少2条或不减少的情况发生;穗轴末端的大维管束为1-2条,当有2条时一条伸向最上的一次枝梗,一条结束于退化的生长点,同时还存在找不到退化生长点的情况,即最后2个大维管束分别进入穗轴末端的2个一次枝梗。
4、穗颈大小维管束数越多,则一、二次枝梗个数、粒数、粒重、长度越多。
5、环境条件对水稻穗颈维管束性状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氮素水平下穗颈颈横切面积等12个性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除几个组织性状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均达到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