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碳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概述了近二十年来碳氮化合物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总结了碳氮化合物的性能及常用的表征手段。分析表明寻找有利于sp~3C-N单键形成的方法和条件是合成氮化碳晶体材料的关键。采用在氮气下脉冲电弧放电电离甲醇和甲醇/氨水溶液、脉冲电弧放电联合微波氮等离子体处理二氰二胺有机晶体以及溅射辅助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等三种方法探索了氮化碳晶体的合成途径。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显微激光Raman光谱、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所制备的碳氮薄膜和碳氮粉末进行了成分、晶体结构、化学键结构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环境下采用脉冲电弧放电电离甲醇溶液,可在较低的基片温度下(220℃)合成氮化碳多晶薄膜。基片温度对薄膜中氮的含量和薄膜的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基片温度提高后(300℃)薄膜中氮的含量降低,薄膜结构由氮化碳多晶薄膜转变为石墨为主的碳膜。而在甲醇溶液中加入氨水后发现在450℃基片温度下仍能合成氮化碳多晶薄膜,而当基片温度进一步提高到550℃时,Raman分析表明样品转变为碳膜。利用常压脉冲电弧等离子体在氮气氛下裂解二氰二胺有机晶体制备含sp~3C-N键的氮化碳前驱物,然后利用微波氮等离子体作用于氮化碳前驱物,研究了形成合成氮化碳晶体所必须的丰富的原子态或离子态的氮、碳和大量的C-N键的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经电弧氮等离子体处理后生成的表面被充分氮化的二氰二胺微晶在微波氮等离子体作用时,微晶体表面的碳氮单键抑制了有机晶体的碳化,微晶体界面的碳氮键在氮等离子体的作用下结构发生重组,同时电弧氮等离子体处理后生成的大量的非晶氮化碳微粉在微波氮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向结晶态转变。在微波氮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利用溅射二氰二氨靶产生的碳氮粒子作为合成前驱物,在石英玻璃基片上研究了基片温度对制备的薄膜的形貌、成分和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片温度的降低,沉积物由截面为六方形的结晶良好的SiCN晶体(800℃)转变成发育不完全的聚片状晶体(700℃),直到变成颗粒细小的无定形薄膜(550℃)。XRD分析表明,衍射峰的强度以及晶胞参数a和c的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XPS分析表明薄膜为碳原子部分取代氮化硅晶体结构中的硅原子位置而形成的SiCN晶体,其中N原子主要与Si原子结合,C原子以sp~3C-N、sp~2C=N和sp~2C=C键的形式存在。降低基片温度有利于提高薄膜中的碳含量以及sp~3C-N键的含量。
其他文献
延迟焦化是一种成熟的减压渣油加工工艺,在炼油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为了提高延迟焦化装置的生产水平,很多炼油企业实施了先进控制改造,但是由于延迟焦化装置的
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的方法,探讨新员工社会化中主动性人格与新员工社会化结果――角色外行为的关系。重点考察了新员工主动性人格与角色外行为之间的中介心
创刊于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是我国近代第一份时事画报。它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报道时事新闻,传播科技新知,开创了晚清新闻画报的先河。《点石斋画报》存在的15年间,共刊行了
目的:了解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8年我院住院并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维吾尔族患者51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
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通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视电话应运而生。早期的可视电话基于公共电话交换网,但由于传输速率不能满足高性能视频通信的要求,已经逐步
截至2005年末,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率为55.8%,而西部的城镇化率却不足35%,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率仅为23%。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史来看,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一直是相互影响、相
本文选择吴地狭邪倡门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选择了《海上繁华梦》、《海上花列传》、《九尾龟》、《人间地狱》、《亭子间嫂嫂》五部作品。通过小说反映清末民初吴地的人文社
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马铃薯产业是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由于自然条件所限,马铃薯70%种植在丘陵山区,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介绍了甘肃省丘陵山区马铃薯机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财政支出管理的前沿课题,也是世界各国竞相探讨的热门课题之一。这种管理方式以其战略导向、公众导向和结果导向的管理优势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随着我国
本文的研究内容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路网的供给增长难以负荷由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所带来的交通需求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