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对环境适应性的基因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mAir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AFL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不同温度、湿度下的3种松毛虫种群和2种林分类型下的油松毛虫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并找到3种松毛虫与温度、湿度相关的特异性条带,以及松毛虫与不同林分类型相关的特异性条带,并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研究结果如下:①本试验以油松毛虫为材料,建立了适合松毛虫基因组DNA研究的AFLP体系。用优化的AFLP反应体系,以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为材料筛选引物,从81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组合。②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中存在于种群内的基因多样度HS为0.0895,不同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7623,即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种群总的遗传多样性的76.23%,小部分变异存在于种群内(23.77%)。不同松毛虫种群之间的基因流Nm为0.1559,说明种群之间基因交流不强烈,无法有效抵消遗传漂变所引起的种群分化。聚类结果表明,油松毛虫与马尾松毛虫相聚为一类,在与赤松毛虫聚在一起。不同林分类型中油松毛虫种群的总基因多样度HT为0.3550,其中存在于种群内的基因多样度HS为0.2722,不同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332,即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种群总的遗传多样性的23.32%,大部分变异存在于种群内(76.68%),说明油松毛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群之间基因交流强烈,种群间的分化程度较低。③分别构建了油松毛虫、赤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和混交林中油松毛虫的基因组DNA混合池,采用81对Pst I /Taq I引物组合,对4个基因池进行AFLP扩增,获得了松毛虫与环境有关的2个分子标记MW和SC。在引物P1-T4中,观察到了1条马尾松毛虫所特有的多态性DNA片段,标记为MW,56bp;在P7-T9引物组合中,又观察到了1条赤松毛虫所特有的多态性DNA片段,标记为SC, 124bp。对以上2个标记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这2个标记的准确率达100%。将2个特异性DNA片段克隆到T-Easy载体上,进行测序。通过BLAST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这些序列是新的未见报道的序列。
其他文献
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以花大、色艳、树体高大、寿命长而名扬海内外,是云南的传统特色名花,也是昆明市的市花,为“云南八大名花”之首,赢得了“云南山茶甲天下”的美誉。
学位
通过分析当前的气候变化现状,以及国际谈判中各发达国家提交的森林管理参考水平以及专家的相关评估报告,联系我国的现状,预计在未来2020年之后我国有可能承担减限排碳汇额。
脱落酸(ABA)是植物体合成的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多个方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植物体合成的内源ABA通过凋落物、穿透雨、树干流、根系分泌等方式进入森林群落形成外源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