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近10年宫颈浸润癌的发病年龄有无年轻化,探讨宫颈癌的发病趋势,以及蒙族间、蒙汉民族间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及病理特征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宫颈浸润癌患者898例,就其年龄、族别、职业、婚育史、临床表现、临床分期、病理特征、临床治疗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我院宫颈浸润癌人群发病年龄分布主要在45-54岁年龄组,占总例数的39.09%,平均发病年龄50.79岁;近10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年轻宫颈癌的构成比由2.92%升至4.79%,显示宫颈癌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宫颈癌患者以接触性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无业576例(64.14%)、工人、农民、牧民294例(32.74%);早婚、多产的情况普遍存在,初潮年龄有提前趋势;鳞状细胞癌为主要病理类型;临床分期Ⅰ期比例逐渐升高,由1996-2000年的5.21%升至2001-2005年的22.49%,但仍以中晚期患者为主。非鳞癌的比例亦有缓慢上升趋势。单纯接受放疗的患者比例高占75.61%;获得手术机会呈增高趋势。
结论:近10年宫颈癌有年轻化趋势,临床分期较晚,以磷癌为主;低社会阶层、早婚、多产、吸烟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