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晚明重要的诗评家,陆时雍(1612—1670?)的诗学思想非常丰富,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本文侧重从“情真”和“韵长”两个方面,探讨陆时雍的诗学思想。全文由四部分组成:1.绪论;2.陆时雍论“情真”;3.陆时雍论“韵长”;4.余论。绪论中主要对陆时雍的诗学理论批评“情真”和“韵长”的研究现状、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突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一章详细论述了陆时雍诗学理论中的“情真”,陆时雍不仅对情有明确的把握和灵活的运用,还更加的重视本情求真,强调作诗的规律、方法和主张皆源于“真”。陆时雍论诗要求在内容上书写真情实感,要有感而发,有为而作,反对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表现在形式就是要求简洁平易、含蓄蕴藉、清新自然,反对雕琢繁缛、浓艳藻饰。情和真都是他的理论重点,情中蕴藉真,真中表达情,互为前提,互为要求,合二为一,不可分割。与“情真”息息相关的是意境,包括情景、虚实、意象等等都和情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自然、含蓄是做到“情真”的方法或途径。第二章详细论述了陆时雍诗学理论中的“韵长”,对“韵”以及“韵”的多层次涵义进行论述。陆时雍对“韵长”有相当明确的阐述并确定了它的地位,最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实现“韵长”的多种途径,一是声,这是立足于音的美学属性,使韵具有含蓄和流动的特质;二是“格、味、色、气”,它是由韵的基本属性声引发而来,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阐述韵生发的途径;三是雅,对于创作者的心性修养,陆时雍要求“雅”,追风雅之道,这是对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倾心与追求。第三章是余论,针对上两章的问题作出了一点补充,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一是“情真”和“韵长”的关系;二是由于他重“情”重“韵”,使得他更加的喜爱有情有韵的作品,从他的选诗标准上来看,具有清丽诗风的作品更容易获得他的青睐。